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所有人都清楚,凭借他那种睚眦必报的个性,政治清算几乎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这把火,首先烧到了“通俄门”调查的核心人物。
不久前,前CIA局长布伦南和前FBI局长科米突然被正式调查和起诉。调查的焦点指向他们在2016年特朗普当选后,主导的那场轰轰烈烈的“通俄门”调查。这场调查持续了近两年,动用了大量资源,但最终并未找到证据证明特朗普与俄罗斯有任何勾结,官方结论最终也给了特朗普一个“清白”的裁定。
然而,最近有消息透露,新的调查方向已经开始指向当时调查本身。有指控称,CIA和FBI在进行“通俄门”调查时,可能存在伪造证据的行为,这一下引发了更多的质疑和关注。
这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了。当时,为什么这两位情报界的重量级人物会如此倾力调查特朗普?要知道,2016年的大选结果本身便充满了火药味——政治新秀特朗普在意外的情况下击败了希拉里·克林顿。这个结果不仅令克林顿夫妇及其支持者愤怒,还让即将卸任的奥巴马政府颜面尽失。
近期,俄罗斯媒体披露了一个更加劲爆的指控——他们声称,有证据显示,所谓的“通俄门”调查,极可能是由奥巴马政府幕后策划和推动的。根据俄罗斯方面的说法,美国情报部门早在2016年大选前几个月就已得出结论,认为俄罗斯“根本没有能力系统性地干预或影响美国大选”。如果按照正常的调查逻辑,这件事本该就此画上句号。
然而,大选过后,“通俄门”的风暴却依然肆虐,且矛头直指特朗普。这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在背后利用国家机器和政府权力,有意打击政治对手,甚至是为了给刚刚上任的特朗普制造麻烦,试图阻挠他的施政。
回顾特朗普的政治生涯,2016年竞选时他几乎是一个“局外人”——没有任何公职经验,也从未担任过州长、参议员,甚至连市长都没有做过。相比之下,他的对手希拉里·克林顿以及奥巴马派系,早在华盛顿的权力中心深耕多年,拥有深厚的根基和庞大的行政资源及人脉网络。在这种悬殊的力量对比下,特朗普作为一个政治新手,遭遇来自体制内外的全方位严苛调查,可以想象,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但调查结果却出乎意料——尽管调查力度空前,但却没有找到特朗普的任何实质性问题,最终他成功度过了这一关。对许多人来说,这本身似乎也成了他清白的证明——如果他真有问题,恐怕早就被揭露出来了。
然而,时过境迁,风水轮流转。曾经主导调查他的人,如今成了被调查的对象。特朗普如今已经重新掌权,手握重权,开始利用这些权力展开反击,要求司法系统起诉布伦南和科米。这两人是当年“通俄门”调查的核心执行者,直接参与了这一事件的操盘。
那么,特朗普的复仇会止步于此吗?他的攻击会不会指向更高层的人物?比如希拉里·克林顿,甚至奥巴马?人们纷纷猜测,以特朗普的性格,他绝不可能轻易罢休。
这一切让人联想到韩国的政治生态。韩国政坛有个著名的“青瓦台魔咒”,即历任总统卸任后,几乎没有一位能够平安善终,往往陷入官司纠纷,甚至入狱。这样的清算循环已成常态,充满了残酷的政治游戏。
如今,美国这个自诩为成熟民主体制、注重法治和规则的国家,似乎也开始弥漫着类似的气息。党派对立愈演愈烈,双方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司法或调查手段来攻击对方。如果特朗普真的将矛头指向前总统奥巴马,那么美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局面——这将意味着美国政治传统和不成文规范的剧烈变化。
美国是否会像韩国那样陷入“清算—报复—再清算”的恶性循环,最终变成“韩国化”?这次针对布伦南和科米的调查,是否只是揭开更大风暴的序幕?美国政治未来的走向因此而变得扑朔迷离,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比我们所有人预想的都更为关键。
下一篇:俄官员:俄愿调解伊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