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报道,7月13日,以色列总检察长米亚拉宣布,将起诉以总理内塔尼亚的顾问约纳坦·乌里奇,原因是泄密。
以色列检方说,乌里奇涉嫌故意向外界传递机密信息、非法持有机密信息,危害国家安全。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乌里奇作为内塔尼亚胡的贴身红人,以色列检方的控告,直接让内塔尼亚胡下不来台。而随着身边亲信被调查起诉,也说明下一步针对的可能就是他自己了。
所以为了应对危机,内塔尼亚胡同一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哈马斯想继续留在加沙,以便再次袭击以色列,他不会接受这一点。以色列的行动目标没有改变——带回以色列公民,消灭哈马斯武装。
这事情就变得有点邪门了, 以色列司法部门对以色列政府内阁成员发难,内塔尼亚胡却嚷嚷着要对哈马斯动刀。
从内塔尼亚胡面临的内部压力来看, 如果不继续发动战争,内塔尼亚胡恐怕真就要下台了。甚至以色列对哈马斯、对伊朗发动战争,也是这一“内忧”下的最直接产物。
这个“内忧”,就是内塔尼亚胡官司缠身,这些官司一旦坐实,丢总理之位都是小事,唱13年的铁窗泪都有很大可能。76岁高龄、身体也不是特别好的内塔尼亚胡,恐怕进去了就真要出不来了。
目前,以色列检方指控内塔尼亚胡及其妻子在2017年到2019年间,收受至少20万美元的香槟、雪茄以及其他珠宝首饰。
所以对内塔尼亚胡提起刑事指控,罪名是受贿、欺诈以及违背公众信任。
正所谓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作为以色列政治内斗的一部分,2023年针对内塔尼的刑事诉讼开始出现,而内塔尼亚胡自身也确实不干净,所以对此也没辙,只能想方设法拖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本来外界都以为内塔尼亚胡会撑不住再次下台,没想到瞌睡的时候有人送枕头,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弹袭击。
内塔尼亚胡以此为由,展开了对加沙地带最大规模的地面军事行动。以色列内部舆论集体右转,一浪更比一浪高,内塔尼亚胡的支持率飙升,以检方这时候也不敢说话,这时候谁要撸内塔尼亚胡下台,在以色列民众眼中和“叛国”无异,对内塔尼亚胡的刑事诉讼也暂时搁浅。
一直到2024年7月,巴以局势稍显缓和,以色列检方卷土重来,要求内塔尼亚胡参加作证程序,并且限定最后期限为11月1日。
内塔尼亚胡以战争为由,把时间拖到了今年3月。然后3月以色列国防军就违反巴以停火协议,对加沙发动了大规模轰炸。
之后,以色列法院表示将在6月30日对内塔尼亚胡涉嫌刑事犯罪进行审理。结果在6月13日,以色列就出动200多架战斗机,对伊朗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行动。
尽管内塔尼亚胡给出的理由是伊朗发展核能力已经威胁到了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但其打着国家安全旗号,维护自身统治的想法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事实上,内塔尼亚胡也一直在这样做。
比如巴以冲突前,内塔尼亚胡推动了“合理性”法案,限制最高法院推翻“不合理”政府的权力。尽管法案在议会获得通过,但被以色列宪法法院宣布违宪,法案难以实施。
在巴以停火协议达成后,内塔尼亚胡试图罢免以色列情报机构负责人,同时对司法部长进行不信任投票。
近期,内塔尼亚胡再次推动设立司法遴选委员会和司法投诉专员的法律,但依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走程序。
为了进一步缓解自身所面临的压力,内塔尼亚胡再次将总检察长办公室的法律顾问职位与检察官职位分开,以制衡总检察长的权力。
同时也推动了一项改变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的方式,以推举自己人当上大法官。
虽然这一系列的动作并没有奏效,但这仍无法阻挡内塔尼亚胡想要当“土皇帝”的决心。这才有了以色列国防军后续的对外军事行动。
可以说,自从腐败案曝光以来,内塔尼亚胡就一直在寻求机会脱离困境。这其中包括动用行政和立法的力量,对司法体系进行打压。
这在“民主”国家中并不鲜见。但罕见的是,内塔尼亚胡是继小布什之后,第一个敢通过发动战争的方式,以缓解自身所面临的内部压力的西方领导人。
这么做的后果显而易见,以色列司法体系成为行政体系的附庸,以色列社会整体右转,内塔尼亚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权合一,活脱脱又一个特朗普。
从目前来看,通过行政和立法的方式均未达成目标,继续发动战争,几乎是内塔尼亚胡唯一的选择。
后续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中东紧张局势只会一轮接着一轮,一直到针对内塔尼亚胡的刑事指控彻底结束。这也意味着内塔尼亚将所有以色列人绑上战车。但这种方法说实话很难奏效,所以内塔尼亚胡的日子可能不多了。
最后,“三权归一”加上极右翼的方法论,让犹太人这个在二战中饱受苦难的民族,有了一种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