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报到乐当金牌调解员
退休民警柴拾元 退休民警柴拾元在谋道法庭办公。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曾文祥 刘铁铮
“柴老师,回苏马荡了吗?法庭需要您!”7月6日,利川市人民法院谋道法庭庭长周涛的电话里透着期盼。
“回来了!安顿好就来报到!”电话那头,71岁的柴拾元笑声爽朗。
这位来自黄石的退休民警,2018年被苏马荡的清凉山水吸引,购置了避暑房。然而在2022年夏天,当他满怀期待推开新家门时,眼前景象让他怒火中烧——房里竟住着陌生人!原来,因开发商纠纷,他的房子被“一房两卖”。多次交涉无果,柴拾元一纸诉状递到了谋道法庭。
法庭迅速行动,联合多部门展开调解。最终,一套替换房屋终于交到柴拾元手中,让柴拾元重新安了家。“多亏了周庭长他们!”柴拾元心怀感激,也由此与谋道法庭结下情谊。
每年盛夏,40万避暑“候鸟”涌进苏马荡。人潮带来生机,矛盾纠纷也随之涌现。仅4名干警的谋道法庭,如何守护这片清凉之地的安宁?
2023年7月,“候鸟”枫桥驿站应运而生——法庭将目光投向“候鸟”群体本身,特邀品行好、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的退休法官、政法干警、律师、专家等,引导他们从司法“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2024年,在周涛力邀下,柴拾元披挂上阵,成为一名“候鸟”调解员。他很快迎来一场硬仗:重庆“候鸟”杜某驾车与本地居民马某的农用车相撞,致马某腿部受伤。杜某虽垫付了部分医药费,但当马某后续索赔2万余元医药费时,双方互不相让,矛盾激化闹上法庭。
“你怎么开那么快?赔钱!”“你占道行驶,我避让不及!”调解室里,火药味十足。眼看争执升级,柴拾元与法官果断将双方分开,背对背做工作。
“老马,你确实违反了交通规则,闹到判决,结果未必如意。”柴拾元语重心长地说。
“杜大哥,毕竟您撞伤了人,也买了保险,大部分能赔付。”法官晓之以理。
五轮苦口婆心的劝说后,僵局打破:保险公司承担马某医疗费、误工费等;杜某已垫付的钱无需返还。一场尖锐冲突,在法与理的调和下平息。
还有一次,谋道法庭外聚集着十几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因办证税费与某投资公司产生纠纷,涉及801户业主,纠纷长达8年,金额高达260万元,相关部门多次调解未果。
法庭庭长周涛和柴拾元商量后,决定组建“1+1+N”调解团队,让法庭庭长+驿站调解员+综治中心等力量都参与进来,经过多轮协商,业主与公司最终达成协议,801户业主拿到了公司退款。
如今,谋道法庭已有15位像柴拾元这样的“候鸟”调解员。他们与法官联动,48小时内完成现场调查与调解方案;借力电子签约平台,协议当场签署云端存证。调解机制运行以来,谋道镇旅游纠纷平均化解周期缩短至3天,履行率高达96%,“候鸟”们的司法获得感显著提升。
下一篇:特朗普政府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