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幸福“夕阳红”
85岁老人孔某与邻居梁某长期共用一个大门。梁某擅自更换大门后,拒绝向孔某提供钥匙。孔某因此无法正常进出,于是向扬州市广陵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中心第一时间指派律师,协助老人办理相关手续,并通过实地勘查房屋结构、走访邻居了解情况、到房管局调阅档案等方式,完善相关证据材料。
经多次调解未果后,法援律师代理孔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中,律师指出梁某所述的其他出口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并申请法院现场勘查。最终,判决梁某交付钥匙,老人权益得到保障。
扬州市广陵区司法局依托多家公益机构合建的“爸妈食堂”,成立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并在全区设置老年人维权法律服务工作点150余个,方便老年人就近快速申请法律援助;开通涉老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审核,对高龄、患病、失能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撑起成长“保护伞”
13岁的芦某患有智力、听力等多重残疾,其父母离婚多年,父亲于2020年以后便不再支付抚养费且断联,母女俩生活出现困难。2025年,芦某在母亲陪同下来到广陵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中心指派擅长处理家事纠纷的女律师承办,律师与法院沟通管辖权问题,帮助受援人就近起诉,并以芦某的成长需求和情感缺失为切入点,结合法律规定,与法官共同向其父亲释法说理。最终其父主动向芦某提供联系方式,并承诺每月支付抚养费。
扬州市广陵区司法局选聘经验丰富的律师组建专业团队,根据校园欺凌、家庭暴力、网络权益侵害等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的不同类型,提供精准法律援助服务。 联合相关部门成立守“未”者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办案过程中,关注未成年人心理状态变化,根据需要提供心理疏导,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搭起暖“新”服务站
2024年,杨某入职某电商公司担任主播,公司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且不缴纳社保、拖欠劳动报酬。多次沟通无果后,杨某希望解除劳动关系,但公司仅愿支付最低工资,双方由此产生争议。
广陵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分析后告知杨某,可依法主张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金。鉴于杨某证据不足,律师全力协助补充证据,并代理其申请劳动仲裁。庭审中,公司虽承认劳动关系,但对部分证据存疑,经律师与仲裁工作人员耐心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明确公司支付相应款项。
扬州市广陵区司法局在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聚集地,设立“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新联谊市场工作站”“先锋骑手法律援助工作站”“网约巡游出租车行业法律援助工作站”等4个特色站点,实行“开门服务+上门问需”机制,积极开展“法律服务面对面”调研活动,收集新业态新就业从业者所需所盼,开展针对性法律服务。
来源:扬州市广陵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