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连日来,来自甘肃的25岁白女士在社交媒体发帖称,今年4月,她男友开车发生车祸,致坐在副驾驶的她高位截瘫,男友曾承诺会和她结婚,照顾她,却在两个月后全家“玩消失”。
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此事引发关注后,在网上掀起争议,部分网友质疑该女生在事故发生时坐姿不当,怀疑其将双腿放在中控台上,才会造成如此严重伤害。
7月9日,当事女生表示,事发时她都是正常坐姿,并未将双腿放置在中控台,现场司机也证实了上述女生的说法。(据7月9日极目新闻)
事故现场张某某的车辆情况 来源:大河报
白女士的遭遇令人揪心,她只有25岁,还是大好年华,却因为一场车祸高位截瘫,人生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事故责任方,她男友张某某的失联,无疑将她推出了更黑暗的困境。她上网披露此事,试图通过舆论呼吁,为自己讨一个公道,但舆论场无端的猜测和汹涌的指责,无疑对她造成了二次伤害。
警方出示的事故认定书已明确,这场事故张某某是主责,无论他和白女士之间是否有情感关系,无论是否存在婚约承诺,依法赔偿都是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其全家失联,拒绝赔偿的行为,既是对司法权威的蔑视,更是对道义情感的背叛。白女士的维权诉求,理应得到法律与舆论的双重支持。
事故认定书显示男友承担事故主责 来源:大河报
在热点事件频频反转的当下,公众对网络发声的警惕性提高,无可非议。但质疑需要有确切的依据,不能听风就是雨,仅凭臆测就给受害者扣上“自作自受”的帽子。“猎巫式”的网络审判,本质上依然是“受害者有罪论”,每一条未经核实的指控,都可能成为压垮受害者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会消解公众对弱势群体的共情能力。
白女士澄清时,拿出了事发后现场其他司机拍摄的视频,与白女士男友发生碰撞的货车司机也证实,事故发生后,他下车查看,坐在小车副驾驶位上的女生处于正常坐姿。这足以证明,白女士并没有说谎,这场荒诞又冷漠的网络审判,应该立即停止了。如果每一次求助都被先入为主地质疑,被毫无根据地造谣,那么谁还敢在困境中发声?
舆论维权终究是把双刃剑。白女士选择在网络发声,初衷是希望通过公众关注推动问题解决,但过度依赖舆论,也可能让事件偏离法治轨道。当下,白女士最需要的不是网友对其男友的声讨,而是切实有效的法律援助。通过起诉主张赔偿、申请先予执行医疗费,远比等待对方良心发现更可靠。
这场令人唏嘘的事故,也依然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交通安全无小事,方向盘握在手里,掌握的是自己和他人的性命。安全驾驶是义务,承担责任是底线,善待受害者更是文明社会的起码良知。别让传言臆测盖过真相,别让对立情绪模糊焦点。肇事方该承担的责任,一分都不能少。这不仅是给白女士一个交代,更是给所有遵守规则的人一个交代。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