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律明白人”培养看铜仁⑨丨杨凤刚:“兵支书”治村有道
创始人
2025-07-09 21:45:30
0

编者按:自2012年铜仁探索“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以来,累计培养“法律明白人”8万余名,他们扎根于基层、活跃在群众身边,是基层法律法规“宣传员”、解纷止争“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法治实践“引导员”、基层治理“多面手”,在法治的沃土上辛勤耕耘,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2023年,铜仁市被列为“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全国六个试点地区之一。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走进“法律明白人”,对黔东大地涌现出的一批先进、优秀“法律明白人”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夏日的梵净山脚下,太平河如一条翡翠玉带穿村而过。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的青瓦木墙间,颇具民族特色的雕花窗棂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古巷里飘着炸洋芋、烤香肠的香气,风雨桥集市上小吃摊、烧烤摊整齐排开——这个“中国土家第一村”,正以国家4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厚重底色,书写着新时代的法治发展篇章。

云舍村村口

看着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云舍村党支部书记杨凤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位1999年入伍、在部队服役十余年的退役老兵,2015年复员后到太平镇武装部工作,2021年云舍村换届选举时,因“能啃硬骨头”的作风被组织委以重任。如今,又是一名“法律明白人”的他,正以“法律服务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通讯员、乡村振兴领路人”多重身份,为古村注入法治新动能。

从“带兵”到“治村” 老兵的法治必修课

云舍村也曾有过“成长之痛”,该村距梵净山5A级景区仅13公里,村内集古井、古巷、古屋、古塘、古风“五古”于一体,2015年便获评国家4A级景区。但2021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旅游带来的摊位权属争议、民宿租赁合同漏洞、游客服务纠纷,与传统的田埂边界矛盾交织,村民遇到问题要么找“村老”评理,要么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也有人忍不下却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申诉却解决无门。

云舍村一角

“村里旅游资源这么好,大家的收入也不错,但是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却很低,关键是不懂法律知识,很多事情处理不知道方向、处理起来也缺乏规范。”杨凤刚在2023年的一次村党员大会上直言,被记录在《云舍村基层治理台账》中。这位退役老兵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户,了解阻碍村里发展的主要问题。

针对走访了解到的问题,杨凤刚能当场回应的当场回应,当场回应不了的带回来大家一起研判分析,需要联动上级有关单位部门的村支两委积极主动联系,并随时跟群众反馈工作进度,对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村支两委也反馈进度。

“经过走访了解,我们初步判定,核心问题在于法治文化缺失,很多村民在合作、交易过程中,不知道依法依规办理,以至于具体推进过程中矛盾纠纷不断。”杨凤刚表示。

从个例到法治 传统村寨的法治建设

面对这一核心短板,在上级单位的支持下,杨凤刚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抓手,带领村“两委”打出“学、宣、用”一体推进的法治建设组合拳,推动法治观念从“关键少数”向“普遍多数”延伸。

杨凤刚(中)组织村支两委开展法治学习

一上任,杨凤刚便以军人的“钻劲”开启法律学习之路:白天走村串户,晚上通过“黔微普法”“法润江口”等平台学案例;县里组织的“法律明白人”培训班,他带着村“两委”一场不落认真学习;贵州风禾起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每月固定两天驻村,他拉着律师逐条梳理“旅游服务合同退订条款”“土地流转期限限制”等高频问题,村“两委”成员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要点。

同时,在杨凤刚的带动下,10名村民组“法律明白人”每人配备《农村常用法律手册》,由村“两委”成员结对指导,2022年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2次,形成“头雁领学、骨干跟学、全员共学”的良好氛围。

普法方式上,云舍村打破传统说教模式,将法治融入生活场景,村里的“法治小喇叭”按时播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用法案例,把法条变成“乡音故事”;古巷青石板墙上的“法治漫画”,以“阿婆卖米豆腐”“游客买酸萝卜”等村民熟悉的场景,画出“合同要签字”“遇事找调解”的朴素道理;“云舍文旅”公众号开设普法专栏,发布《民宿经营法律风险》《游客投诉处理流程》等短视频15期,阅读量超3万次,让法治知识“触手可及”。

更关键的是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治理效能。村“两委”联合律师事务所推出“合同代审”服务,2022年至今累计审核民宿租赁合同、摊位承包合同200余份,修改补充条款300余条,从源头减少纠纷;网格员走家串户时背着“普法小背包”,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摘要、纠纷调解流程图等实用资料,2023年通过“背包普法”化解游客投诉28起,调解成功率100%。

杨凤刚更将部队养成的协调能力运用到矛盾调解中——曾有村民因恋爱期间经济支出产生纠纷,他第一时间到场安抚情绪、理清焦点,通过讲解法律条文促成双方和解,成为村民口中“能说理、会断事”的“主心骨”。

杨凤刚组织村民召开群众会

“知法守法,但不固执于法,我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也常讲点人情世故。”杨凤刚笑着说道,我来村里的第一年,就想办法把全村人聚在一起摆长桌宴、吃年夜饭,一些鸡毛蒜皮事情,通过长桌宴上边吃边聊方式帮矛盾纠纷给解决了,“这样既解决了问题,也增进群众间感情,还有效提升了村集体的凝聚力”。

从“学进去”到“讲出来”,再到“用起来”,云舍村的法治建设逐步从“单兵突进”转向“体系化培育”,为古村发展筑牢了法治根基。

从共建到共享 法治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法治的土壤,孕育出云舍村的发展新动能。2023年,村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从2021年的65%提升至92%,且90%以上的纠纷在村民组内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100元,较2021年增长70%。

云舍村村支两委到地里了解群众情况

在法治护航下,云舍村旅游业态提质升级:民宿统一签订《服务质量承诺书》,明确“明码标价”“拒绝强制消费”等条款,房价从168元到1200元分层布局;农家乐悬挂“法律承诺牌”,公示食品卫生标准和投诉渠道,2023年游客满意度达98%;风雨桥集市通过公开招标出租摊位,合同中详细约定“卫生标准”“经营时间”“噪音管控”,当年租金收入70万元全部用于村公共设施建设。

法治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村民看得见的实惠:2023年,云舍村集体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升级改造的“云中仙舍”演艺场投入使用,全年举办土家摆手舞、古法造纸体验等文化活动160余场;通过规范民宿用工合同,大量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依托“法律明白人”调解机制,村民参与旅游经营的积极性高涨,多人创业发展。

杨凤刚敏锐捕捉村民关切,将30余名退役军人、党员、组长组织成环境卫生整治队、护林巡河队,分区域负责太平河、云舍景区河道的巡护工作,彻底解决了三轮车、摩托车乱停影响游客观赏的问题。他还将收集到的村民诉求及时反馈镇党委政府,为景区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等决策提供依据,让干群沟通更顺畅。

杨凤刚(右三)调解村民矛盾纠纷

杨凤刚诚挚地说:“法治不是框住发展的‘枷锁’,而是护佑发展的‘盾牌’。现在村民有矛盾纠纷、签一些合同等,都会主动找‘法律明白人’问一嘴,寻求帮助。”

晨光中的云舍村,溪水潺潺流过刻满岁月的青石板,这个承载着600余年土家文化的古老村寨,正以法治为笔,在梵净山脚下书写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新篇。

策划:陈燕林

陈 刚

统筹:黄国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宇峰

一审 田勇

二审 杨聪

三审 陈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创...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0日,据Shams透露,德文-布克和太阳达成2年1.45亿美元提前续约。 布...
原创 用... 在现代军事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巴基斯坦空军最近发出的一项提议,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
毁绿保油气,美能源政策加速“开...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7月5日,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在美国艾奥瓦州乡村地带。(视觉中国) 编者的话:...
特朗普政府起诉加州:反虐待动物...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周三对加利福尼亚州针对蛋类和养鸡场所实施的监管措施提起诉讼,称该州的反虐待动物法...
针对台积电美国厂的集体诉讼升级... 7月9日消息,自去年以来,针对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Fab21)的集体诉讼正愈演愈烈。据Tom...
北京长辛店街道朱南社区“法律管... 7月9日,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街道朱南社区举办“法律管家”项目成立一周年座谈会。社区党委书记王艳梅全面...
原创 最... 据环球网消息,以伊短暂停火协议签署后,硝烟虽散,暗战未歇。伊朗境内正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间谍风暴。据...
加力!我国推出新一批稳就业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7月9日对外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 提出一系列新举措 着力稳就...
多家快递公司支持“消火栓收快递... 据报道,多家快递公司在微信小程序的“收件偏好”设置中,允许收件人将包裹收件点设置为“消火栓”。 这...
禁不住美色诱惑被拍下私密照片,... 据国家安全部7月10日消息,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开展渗透窃密活动愈发活跃,他们将我公职人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