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聽評述·成都|245万!以制度创新激活人才“第一资源”
创始人
2025-07-05 22:25:04
0

本网蓉城7月5日电 四川成都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245万,技能人才超308万,折射出这座城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与智慧。当前,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区域发展比拼的核心已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成都以系统性思维推进人才评价、引进、培育全链条改革,不仅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成都已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成都日报资料图

破“唯”立“新”,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成都的实践直击传统评价痛点——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倾向,建立以创新能力、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动态分类目录,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负责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等“非标”人才纳入支持范围。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向用人主体放权,赋予链主企业、重点科研平台人才自主认定权,真正实现“谁用人、谁评价”。这种市场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让更多“偏才”“专才”脱颖而出,避免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僵化弊端。

产才融合,激活创新“乘数效应”。人才与产业,如同“鱼”与“水”。成都的改革始终紧扣产业需求:一方面,通过精准发布《人才开发指引》,引导人才向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集聚;另一方面,支持极米科技等企业自主评审职称,推动人才标准与产业标准衔接。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市博士后工作站达327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转化—技能支撑”的全链条人才梯队。这种“产业聚才、平台育才”的模式,让人才价值在产业链上充分释放,形成创新发展的“乘数效应”。

改革再深化,需啃下“硬骨头”。尽管成效显著,但改革仍有深化空间。例如,部分中小企业反映自主认定门槛较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尚未完全贯通,国际化人才引进的便利化措施还需加强。未来,成都可在以下方面继续突破:一是扩大用人主体授权范围,将自主认定试点从头部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延伸;二是打破“学历天花板”,探索技能人才与工程师职称互认机制;三是优化国际人才生态,在签证、执业许可等方面加大开放力度。

人才是城市竞争的最大变量。成都的改革实践表明,唯有以制度创新打破束缚、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产业需求锚定方向,才能让人才活力充分涌流。期待成都继续以“破冰”勇气推进改革,为全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更多“成都样本”。(□ 评论员 文小军 苏东华)

本期责编:童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普京谈乌克兰腐败:坐着金马桶的...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11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身着戎装在俄军“西部”集群的一个指挥所内...
英国启动50年来最大移民制度改... 钛媒体App 11月21日消息,根据英国内政部20日发布的新闻稿,英国当天启动50年来最大移民制度改...
上海金融监管局推动建立交通事故... 记者21日获悉,为助力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源头预防和实质解纷,筑牢社会和谐共治的稳定基石,上海金融监管局...
王楚钦回应输球樊振东后用头撞球... 11月2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由黄友政、马龙、王楚钦上场的北京队以3∶1战胜由许昕、周...
特斯拉回应合同纠纷:已调解解决 2025-11-21 10:40:55 作者:狼叫兽 感谢热心网友提供的信息。11月21日,特斯拉...
吴澜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 11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任命吴澜为自治区副主席。 吴澜(资料...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发表署... 11月21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署名文章《“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
重庆市永川区原区长常晓勇履新重... 据“重庆师大继续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17日上午,由重庆师范大学承办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
外媒:乌方否认俄军已控制乌克兰... 【环球网报道】据路透社报道,乌克兰军方当地时间20日否认俄军方稍早前有关已控制乌克兰库皮扬斯克市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