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河源市涉外法律研究会在河源市举行成立大会。这标志着河源为在法治轨道上对接世界、拥抱未来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河源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高永强致辞。
河源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高永强;河源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庆铎;河源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曾利等领导;广东省江西商会、广东省和平商会、广州市龙川商会等20多个商会代表和广州商学院法学院、广东金融学院法学院等高校代表,以及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美国曹霄鹤律师事务所、河源市弘扬法治公益基金会等机构代表近150人出席了大会。
当天上午,研究会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和理事会会议。依照章程规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范冬阳当选为河源市涉外法律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蓝锋、叶勇当选为副会长;欧阳文捷当选为秘书长。
河源市涉外法律研究会是全省首家在民政登记的涉外法律研究社团组织,作为非营利性学术研究社会团体,其业务主管机关为河源市司法局,登记机关为河源市民政局。
大会现场。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规则体系加速重构。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的河源企业扬帆出海,全市跨境贸易、投资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合规等领域法律需求呈现明显增长。此外,研究会涉外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的河源籍企业调研发现,企业在美国、泰国、迪拜等地也遭遇诸多法律难题。因此,河源市涉外法律研究会成立正当其时,既为河源市涉外法律服务提供专业、高效的力量,又为涉外法律的理论研究和制度探索提供了一个平台。
范冬阳表示,研究会会员拥有20位涉外法学教授、19位资深法律工作者和深圳蓝海法律查明中心、美国曹霄鹤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力量,以及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的众多杰出河源籍优秀人才的鼎力支持,必将在涉外法律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佳绩,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望。
河源市涉外法律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范冬阳致辞。
曾利希望研究会做好四项工作:一要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双融双促。二要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确保研究会科学决策、民主管理、规范发展。三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涉外法律理论前沿研究和制度实践探索,努力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四要服务中心大局,为河源企业稳健走出去保驾护航,为吸引外资安心走进来筑牢法治屏障,为河源绿色崛起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努力成为河源连接世界的法律桥梁和防范风险的安全盾牌。
高永强表示,研究会的成立是法治河源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重要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河源市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外贸进出口提质增量的现实需求,对推动涉外法治研究、助力涉外法治建设、培养涉外法治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研究会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全市企业更好“走出去”和吸引外资“走进来”提供优质高效的涉外法律服务;要针对跨境投资经营、国际仲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维度分析研究,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涉外法治品牌;要致力于培养河源本地涉外法治人才,为河源进一步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会上,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广州商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庆麟;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兼职教授、 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剑桥大学博士后张晓冬分别以《中资赴欧投资因应:法律保护与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海外安全治理》为题开展主旨演讲;美国曹霄鹤律师事务所、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的代表与参会嘉宾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回答了有关业务咨询。
文/图:南方+记者 黄敏立 通讯员 卢春烂
【作者】 黄敏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