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桃源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亲叔侄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承办法官情、理、法并重的耐心调解下,双方消除隔阂,重拾亲情,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李某系李某刚的叔叔,因李某刚承包工程急需资金,故李某刚多次向李某借款周转,并约定了借款利息。后因双方之间财务往来频繁,尽管两人多次对账,但就还款金额一直达不成一致意见,故李某将李某刚诉至法院。
开庭当天,李某愤懑“亲侄子不如外人”,侄子则抱怨“叔叔不顾情面”。两人一见面便针锋相对。承办法官考虑到李某和李某刚是叔侄关系,如果该案一判了之,则不利于亲情的修复,调解是解决纠纷、维护亲情的最佳途径。于是,承办法官从亲情角度出发,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努力化解双方心结。
同时,组织双方认真梳理往来账目,将双方的转账及认可的现金支付一笔一笔记录下来,最终确定还款金额。经过多轮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分期偿还+利息减免”的调解方案。签署调解协议时,侄子李某刚望向叔叔说道:“叔,你的钱我一定不会少,你放心。”叔叔拍了拍侄子的肩膀:“好好干!”
法官提醒:在日常生活中,亲戚朋友间难免会互相帮衬,但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在借款时,双方应将本金、还款期限和利息等进行明确约定。还款后,也要及时处理借条等债权凭证,如果存在多笔借款,还应及时对账,避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唐倩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