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梅县区推行全省“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十周年。十年间,梅县区锚定法治社会建设目标,持续深化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构建群众身边的公共法律服务圈,让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可持续。
十年来,全区391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共计为村(社区)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1486人次,直接参与调处矛盾纠纷1480宗,开展法治宣讲超15800场次……一串串数据、一项项举措,是法治梅县建设的生动诠释,而新时代法治为民答卷,仍在继续书写。
强化制度保障,让政策推行有法可依
如何让法律顾问在基层治理中有效发挥作用?2015年,梅县区司法局以广东省印发的《关于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及时制定配套方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律师进村(社区)”工作的考评和服务保障,逐步搭建起法治化、规范化制度框架。与此同时,大力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业务培训,培养“六员”型法律顾问,丰富服务方式,让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惠及民生,回应好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
随着“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不断深入,梅县区有了更多思考。2021年,《梅县区村(社区)法律顾问考核办法》出台,考核办法实施优胜劣汰,采用末位淘汰制。2023年起,梅县区创新推行“整所进镇(街道),村(社区)聘律师,团队服务”的模式,对全区驻村律师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构建起“1家律师事务所服务1个镇或者相邻多个镇”的服务格局,做到服务及时、沟通顺畅,让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更高效便捷。
自《梅县区村(社区)法律顾问考核办法》实施以来,新进律师21人,淘汰律师6人,因律师个人原因申请退出13人,有效激励驻村律师担当有为、干事创业,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团队服务效能持续升级。
调解矛盾纠纷,零距离化解群众“心结”
2015年,梅县区村(社区)律师资源较为匮乏,村民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也不强。来自广东义致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邹秀虹是最早一批驻村律师之一,在刚驻村时,当地村委和村民遇事根本没有咨询律师的习惯,她坐了几个月“冷板凳”,破局源自不久后的一次咨询。
“邹律师,我想离婚,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村民陈某早年嫁到外地,与丈夫共同生育一子,后因家庭矛盾被公婆赶出家门,多年无法探视小孩,一直有意离婚,却不了解具体程序。陈某回村后,得知村里有驻村律师,便主动联系该村的驻村律师邹秀虹咨询离婚事宜。邹秀虹了解情况后,耐心指导陈某离婚的相关流程,最终协助她完成离婚手续。
类似的事件让当地村干部和村民看到了驻村律师的作用。此后,村干部在处理相关法律文件、合同事宜时会向邹秀虹咨询,村民也逐渐开始主动找邹秀虹聊天,咨询身边的法律问题。在几年的驻村过程中,邹秀虹也逐渐掌握了乡村法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之前只懂得说‘法言法语’,如今我已经学会以‘接地气’的乡村土话向村民释法说理。现在只要有法律问题,村干部、村民们就会给我打电话咨询。”邹秀虹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实效,梅县区驻村(社区)法律顾问还将群众“寻法”变为主动“送法”,通过每月固定坐班、定期走访入户等方式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同时建立微信群提供线上法律服务,及时了解掌握各村(社区)法律服务需求,推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服务”升级,真正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驻村律师的十年实践,不仅让“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落地生根,也绘就了法治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如今,从过去无人问津,到现在遇事找法,从家长里短到经济纠纷,从个人矛盾到村集体事务,村里的大情小事都有驻村法律顾问参与的身影。据统计,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10年来,一些地方群众上访数量明显减少,基层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降低。
护航乡村发展,书写“百千万工程”法治篇章
“合同没有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等民主表决程序,违约责任约定不明确……”近日,南口镇文光村驻村律师吴伟在审查村民小组土地承包合同时,发现拟定合同的内容及程序并不规范,出具了法律意见,并帮助村集体在合同拟定程序、合同格式、条款内容及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完善,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了法律风险。“驻村律师的加入,帮助我们把好村集体‘三资’经济合同质量关,有效维护了我们村集体经济利益。”该村村干部罗伟新说。
守好农村集体“三资”钱袋子,才能走好乡村振兴新路子。近年来,梅县区司法局组织驻村(社区)律师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经济合同法律审核工作,有力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截至目前,审核村(社区)集体“三资”经营性合同并出具法律意见2685份,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服务中心大局、助力“百千万工程”,是驻村(社区)律师的重点任务之一。梅县区司法局充分引导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发挥调解员、参谋员等“六员”重要角色作用,从法律角度为规范乡村治理、村民自治提出意见、建议,因地制宜提供乡村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接下来,梅县区将进一步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推动法律顾问工作融入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以法治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新画卷。
南方+记者 刘明心
通讯员 李红梅 叶艳
【作者】 刘明心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