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隐私政策 蜕变为“霸王条款”
创始人
2025-06-17 06:25:48
0

刘纯银

近日,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了65款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移动应用(APP),涉及未显著告知隐私政策、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共享数据、未提供有效注销功能等。据6月16日《工人日报》报道,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对违规应用大规模“点名”。此前的4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已通报13款违规应用,包括外卖、金融、社交等多个领域。

在当下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力的时代,广大用户却常在“全盘接受”与“拒绝服务”间被粗暴二择一。更为担忧的是,这种强制索权现象并不罕见。2024年,工信部通报的50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及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中,有27款存在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问题;2023年通报的9批APP中,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情况共出现了143次,占比49.5%。

对此,不少网民无奈道出了移动时代用户普遍遭遇的“隐私困局”:“不同意隐私政策就无法正常使用”。毫无疑问,这困境背后,是商业逻辑的扭曲与监管落实的迟滞。APP技术隐蔽性强、用户“无知无觉”中信息便已被攫取;而对企业而言,隐私合规成本不菲——从数据安全措施到第三方检测,这些开销常使“隐私保护”在运营成本账本上沦为尴尬配角。当企业将海量用户信息视作“免费金矿”,以“功能胁迫”为镐,所谓“知情同意”原则便如精致而虚幻的橱窗摆设。

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无小事。因此,欲破此局,需从企业责任、监管框架到用户赋权三端共同发力,构建刚柔并济的治理体系。

首先,APP运营者必须抛弃“能收则收”的原始冲动,将个人信息保护由合规负担转化为核心责任。企业应主动关注监管动态,摸清行业合规边界,尤其处理大量或敏感信息时,技术防护(如加密存储、内外网隔离)应成标配而非点缀。须知,用户信任乃数字时代最珍贵的信任货币,若隐私协议沦为“阅读理解题”,技术防护形同虚设,那么用户每一次被迫勾选,都在无声侵蚀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

其次,监管之手需更精细有力。可借鉴《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中“分类施策”的智慧,对APP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为不同业务场景及体量的应用量身定制规则,避免“一刀切”窒息创新。同时强化“负面清单”思维,严打默认勾选、捆绑同意等“擦边球”行为,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让违规者付出代价。柔性监管亦不可缺——如设立整改缓冲期,以差异化激励替代单纯处罚,在规范与活力间寻得平衡。

另外,用户自身亦需擦亮眼睛。面对无弹窗、默认勾选或字体过小等可疑操作时,应提高警惕;善用法律武器维护“拒绝权”,让每一次点击都真正出自内心意愿。

当隐私协议不再成为使用服务的“霸王条款”,当个人信息保护从纸面律条落地为可感现实,数字经济才能摆脱隐私陷阱的阴影,真正行稳致远。期待每一次信任不会诞生于被迫勾选的方框之间——它只萌芽于每一次真诚、透明而自愿的“同意”之中。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乌若不在一周内签署和平计划,美...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资料图) 当地时间21日,总台记者自乌克兰方面了解到,如果乌克兰不在11月2...
保利发展不再设置监事会 并修订... 观点网讯:11月21日,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发展”)发布公告,宣布取消监事会...
阳光诺和(688621)披露关...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阳光诺和(688621)报收于61.2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47...
中信建投变更公司章程及相关制度 观点网讯:11月21日,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公司...
西安旅游子公司诉讼案二审维持原... 观点网讯:11月21日,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子公司重大诉讼进展的公告。 公告显示,西安旅游子...
美最高法将开会讨论是否受理限制... 美国白宫(资料图) 当地时间11月21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最高法院将在21日举行闭门会议,讨论是否...
顶点软件(603383)披露拟...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顶点软件(603383)报收于37.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3%...
*ST金科(000656)披露...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ST金科(000656)报收于1.4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38...
特斯拉因致命车祸在美被起诉 车... 特斯拉(TSLA.O)华盛顿州被起诉,此前发生的一起致命火灾事故导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据称救援人员...
海新能科(300072)披露涉...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海新能科(300072)报收于4.7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