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任建新 通讯员 黄俊生 曹泽宇
近日,在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入境大厅,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法典护航美好生活”主题普法活动正在开展……这是全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四队移民管理警察以贴近民生的形式为跨境旅客送上的“法治大礼包”。
皇岗边检站民警向旅客宣讲跨境电子合同条款注意事项。
“先生,跨境电子合同这些条款要特别注意……”活动现场,皇岗边检站民警手持精心准备的新版宣传手册,在通关人潮中穿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入境旅客解读民法典新规。结合宣传月“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民警还以“五年历程”时间为出入境旅客详细讲解民法典回应民生关切的“法治足迹”。
“这个解释太及时了!终于搞懂深港两地遗产继承的法律差异。”香港旅客李女士拿着《深港两地遗产继承指南》连连称赞。原来她正为跨境财产继承问题发愁,民警的详细讲解让她豁然开朗。像这样的暖心场景在活动现场不断上演——商务旅客翻看着《民法典合同篇风险防范指南》及解析电子合同、不可抗力条款等跨境合作问题频频点头;跨境夫妻认真聆听民警对比两地婚姻法规等实务指引;几位银发旅客围着“意定监护”“遗嘱信托”案例讨论得热火朝天。
据悉,此次普法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为商务人士准备的合同指南细化到电子签约注意事项;给跨境家庭定制《婚姻家事法律锦囊》涵盖债务认定、抚养权等热点;面向长者的讲解则采用“讲故事+问答”方式,将生硬的法条转化为生活案例。
“每天数万人次从这里通关,我们要让法治温度随人流向粤港澳大湾区每个角落。”执勤四队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队坚持在国门一线创新普法形式,从“法律大讲堂”到“移动咨询台”,从纸质手册到电子二维码,不变的是“民有所需,法有所应”的初心。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