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汤游戏风靡校园,然而该游戏包含血腥暴力的故事情节,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担心。南都记者注意到,未成年人接触海龟汤游戏的渠道多样,学校门口的小商店、网购平台、社交媒体、桌游门店等都允许未成年人购买游戏卡片或直接体验海龟汤游戏。
那么,海龟汤游戏适合未成年人吗?这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什么影响?家长应该如何引导未成年人选择娱乐游戏?“堵不如疏。”有专家建议,与其一味限制未成年人玩海龟汤游戏,不如引导孩子们选择积极健康的游戏,释放孩子的天性。此外,中小学生能轻易搜索到“海龟汤”故事,存在内容审核不到位等问题,应制定针对性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
“海龟汤”卡牌。
孩子模仿能力强
过早接触海龟汤影响人格发展
近期,有多位家长向南都记者反映,他们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所在班级,突然流行起了一款名为“海龟汤”的游戏。“班上近半数的学生都在玩海龟汤,故事都是比较血腥的”,成都一小学的实习老师称:“班上玩海龟汤的发起人都是接触手机频率比较高的小朋友。”
“海龟汤”是一种情境猜谜游戏,谜底是一段完整的故事,谜面则是前者掐头去尾并简化后的一小段话。其玩法是由出题者提出谜面,其余玩家通过提问获得“是”“不是”或“无关”的回答,实现信息共享,共同还原谜面背后的故事。
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王蓝表示,海龟汤包含的暴力情节会给孩子们带来感官上的刺激,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但他们的认知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过早接触这样的游戏,会影响人格的发展。”她进一步解释,孩子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辨别是非能力却比较弱。因此经常接触这种带有暴力元素的游戏,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模仿其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甚至会伤害自己或他人。
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贾超认为,海龟汤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孩子可能会被吓哭,有些孩子会觉得挺刺激好玩”。不过,在他看来,未成年人的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过早接触海龟汤游戏会对他们的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影响。
海龟汤门槛低、操作简单监管有难度
记者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海龟汤游戏。多间商店及桌游门店并不会对消费者设置年龄限制;且通过互联网,未成年人也能轻易接触海龟汤游戏。
贾超表示,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游戏可以直接限制未成年人选择惊悚、恐怖等剧本或场景,“但是海龟汤游戏的本质是一则则短小的故事,启动游戏的方式十分简单,只需有一段文字作为谜面,大家就可以自行联想并推理,这难以完全限制未成年人玩海龟汤游戏。”
“我不主张年纪太小的孩子玩海龟汤游戏,这是弊大于利的。”王蓝提出,加强监管十分重要。然而,海龟汤游戏的门槛低、操作简单,难以实施有力的监管。
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多位学生称,他们更习惯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海龟汤游戏。贾超认为,现在很多未成年人都有手机,或许在刷短视频时也能看到海龟汤的介绍。即使开启了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屏蔽‘海龟汤’等字眼,但还能通过其他意思相近的关键词搜索到这一游戏,防不胜防。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就游戏风险看,“海龟汤”游戏包含血腥、暴力等元素,《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产品或服务。“海龟汤”游戏中的暴力内容显然属于此类危害内容,其可能导致未成年人恐惧、焦虑,同时,涉及暴力、犯罪等的汤底内容,误导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违反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原则。
“堵不如疏”家长应引导孩子们玩积极健康游戏
“如果父母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提供足够多的陪伴,孩子就会自行找乐子,选择跟朋友一起玩游戏。”不过,在贾超看来,海龟汤作为一款社交属性较强的游戏,难以彻底将这款游戏与孩子们隔绝开来,“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们的社交需求增加,会跟朋友们产生更多的互动。在这过程中接触到海龟汤游戏,父母不必过度担忧和限制”。
他认为,重要的是规范和引导孩子如何对待海龟汤游戏;如果孩子被游戏情节吓到,父母应该做的是耐心地了解其中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科普教育。“孩子有独立的意志,父母要在尊重基础上设立规则。与其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不如与他们约定,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允许他们做想做的事情。”
“堵不如疏”,王蓝表示,家长要做好引导,直接粗暴地制止孩子们玩海龟汤是难以真正约束孩子们的。家长需要提前做好筛查,引导孩子们去玩积极健康的游戏;当孩子们养成了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后,就不会太过沉迷在游戏中。
那么,父母应如何教育、引导孩子?王蓝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能用同一套标准捆绑孩子。“童年应该是充满童趣的,如果过早地把世俗的功利教育施压到孩子身上,孩子的天性难以释放,或许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制定针对性法律法规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赵良善表示,目前治理存在漏洞,商铺和桌游门店售卖“海龟汤”产品或提供服务时,未对消费者设置年龄限制,缺乏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识和措施。互联网平台对相关内容管理不足,中小学生能轻易搜索到“海龟汤”故事,存在内容审核不到位等问题。
《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中也要求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应当在显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海龟汤”游戏作为类似剧本娱乐的活动,若其经营场所未按此规定对含暴力内容的游戏进行适龄提示或限制未成年人进入,就违反了该通知要求。
而在规范市场方面,赵良善认为,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海龟汤”游戏的性质和管理范畴,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其内容、销售渠道、适用人群等进行规范。其二,加强市场监管,需加强对售卖“海龟汤”游戏卡牌商铺及提供服务的桌游门店的监管,要求商家对消费者进行年龄限制和身份验证,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或提供服务。其三,强化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平台应加强对“海龟汤”相关内容的审核,通过技术手段限制未成年人搜索和浏览相关内容,建立举报机制,及时处理违规内容。其四,加大线下线上商家的审核义务和处罚力度,从源头上减少降低流入未成年人的可能性。
此外,赵良善还表示,除进行以上措施外,在保障不违法情况下,未成年人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角度:一是需要完善娱乐活动的类别,对娱乐活动按照内容的适宜程度进行分级分类,明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适合参与的活动类型。二是推动娱乐行业建立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宣传推广、运营管理等方面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需求,自觉抵制不良内容。三是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在娱乐活动监管中的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
玩家年龄跨度增加有商家通过加重逻辑推理弱化血腥情节
在购物平台,不少商家以“重度恐怖”“悬疑”“惊悚”为卖点销售海龟汤卡牌,且对于海龟汤卡牌适用年龄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海龟汤卡牌成本非常低,故事内容在网上能免费找到,或者花几块钱就能找到几百个故事,做成了纸质版后就能卖十几元,因此格外畅销。”北京逻辑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负责人孙爽说道。该公司原创设计多款中式背景的海龟汤故事集,题材包括民俗、校园、职场等。
据孙爽介绍,海龟汤游戏最早的受众群体年纪在18至20岁,但随着游戏流行开来,玩家的年龄跨度更大了,“如今年纪更小一点的人会玩,30岁左右的群体也会玩”。
“现在很多海龟汤的故事都非常血腥,甚至出现分尸情节,对未成年玩家造成不利影响,这也是我们担心的问题。”孙爽补充道:“我们设计的故事以侦探推理为主,部分故事会涉及凶杀等人性黑暗面,但会通过逻辑推理弱化血腥场面。如果有小孩来玩,就能尽量确保他们不会被吓到,同时我们也会建议18岁以上的群体来玩海龟汤游戏。”
展望海龟汤游戏的发展,孙爽称:“海龟汤的游戏规则简单,不挑场景,游戏时间短,对游戏人数没有任何限制,未来海龟汤的受众群体会持续增加。”不过她认为,在海龟汤游戏中,故事质量是最核心的。“游戏的故事会筛选受众,因此玩家数量不会一味增加,我们只能设计符合大众口味的故事。”
你举报,我出动!如果您曾目睹治理乱象,亲历过需要发声的遭遇,请拨打020-87388888,向“都市暗访”专栏反映。我们将慎重核查、追踪到底,推动城市“疑难杂症”解决。
采写、摄影:南都“都市暗访”栏目组
采写:南都记者廖艳萍 见习记者何茵桃 实习生蒋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