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听意见 共促文明好风尚
本市三级人大代表围绕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今年5月12日起,本市万余名三级人大代表将利用两周左右时间,围绕《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深入代表家站听取意见建议。5月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对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依托代表家站密切联系群众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0年6月1日施行,大到对突发事件中不配合应急处置措施的治理,小到对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乱写乱画等生活细节的劝诫,这份由141万余市民群众参与“票选”的京版文明新规坚持正向激励和负向惩戒相结合,以法律“硬制度”促进市民文明习惯“软着陆”。
社会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提出新课题,也对深入落实《条例》提出了新要求。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启动对《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并同步开展三级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建议工作。计划于5月12日起,利用两周左右时间,由各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北京卫戍区政治工作部组织驻京部队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深入街道、乡镇代表之家和社区、村代表联络站,面对面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对法规实施的意见建议。
“重点问题清单”助代表有的放矢
“此次征求意见建议工作,是本市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协同推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全市三级人大代表依托代表家站,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广泛联系,充分汇聚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李文说,代表们将带着“法规管不管用、好不好用”的问题直达一线,同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既当“监督员”也当“宣传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市民遵守法规、崇德向善。
三级人大代表齐动员,既要覆盖全域、广泛掌握情况,更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记者注意到,此次征求意见建议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了“征求意见建议重点问题清单”,帮助和协助代表们重点围绕统筹推进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好人好事发现、宣传和激励机制,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文明行为治理,网络空间管理,化解社会戾气等内容,更好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汇集民智,更好助力北京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建设。
执法检查报告拟于9月审议
民意征集上来,重点要有人听、有反馈。三级人大代表征求意见活动结束后,各区人大常委会将结合问题清单,梳理研究形成专题书面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将对全市整体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同时结合代表意见建议,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情况进行补充调研和检查,最终形成执法检查报告,拟于今年9月下旬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交市政府研究办理。市政府及有关法规实施机关将在收到审议意见书后三个月内,提交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方案的报告,一年内提交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并向社会公布。市人大常委会将适时进行跟踪检查。
“我将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仔细查找条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堵点裉节,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既着眼身边事,也关注大民生,把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市委有关工作安排和法律法规理念条款传递到群众身边,将基层关于法规实施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困难充分反映上来。” 市人大代表杨帆表示,将认真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把依法履职落实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中。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