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讯(记者王立三□孙大连)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黑龙江省司法厅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聚焦外卖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物流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于2025年4月30日至5月30日期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法援惠民生·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办实事”活动,为劳动者送上法治“节日礼包”。
建强服务阵地 畅通维权“直通车”
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全省将依托工会驿站、快递站点、司机之家等劳动者聚集场所增设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受理等“零距离”服务。同时,进一步推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51工会服务热线深度互通,针对劳动关系确认、欠薪追讨、工伤赔偿等高频诉求,安排专业律师“坐诊”接听,提供“即问即答”精准法律指引。劳动者还可通过司法行政远程视频平台“一键连线”全省法律专家,在家门口解决法律难题。
创新维权机制 打造服务“快车道”
针对劳动者流动性强、维权周期长的痛点,全省推行“一免一简三快”绿色通道机制:“一免”,即对进城务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讨薪、工伤赔偿案件,免予经济状况核查;“一简”,即简化案件受理程序,实行“容缺受理+事后补正”;“三快”,即快速受理(当日受理)、快速审批(当日审批)、快速指派(24小时内匹配专业律师)。
此外,强化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跨区域联动办理调查核实、文书送达等事务,让异地维权劳动者“少跑腿、多受益”。对法律关系清晰但未达困难标准的案件,免费提供劳动仲裁申请书、诉讼文书代书服务,降低维权门槛。
质量效益双提升 织密权益“保障网”
通过案件质量评查、庭审旁听、受援人回访等机制,强化法律援助服务监督。组建由资深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重点办理群体性、疑难复杂案件。深化“援调衔接”模式,依托工会“五师一室”工作点,推动调解和解优先,助力劳企纠纷柔性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全面落实公证、司法鉴定费用减免“免申即享”政策,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可自动减免费用,实现维权“全链条”减负。
强化协调联动 筑牢法治“防护墙”
活动期间,司法、人社、工会三部门将联合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组织法律服务团深入物流园区、网约车平台、社区工地等,通过案例解读、风险提示、法律咨询等形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法规知识,向劳动者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普法宣传品,前置化解用工风险,引导企业依法用工、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在劳动仲裁机构增设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案件移送“快速通道”,实现劳动仲裁与法律援助无缝对接,形成纠纷化解合力。
此次专项活动既是黑龙江省深入践行“法治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劳动最光荣”精神的法治诠释。通过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援助流程、强化部门联动,不仅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法治“保护伞”,更以法治力量推动形成“劳企共赢”的和谐发展格局,为黑龙江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编辑: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