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汽车信息网”4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是成功的产业政策教科书式的案例由法国国家汽车行业委员会率领的法国代表团近期访问上海,在此背景下,产业预测公司Strat主席雷米·柯努贝尔在上海的研讨会上发表了这篇关于电动汽车领域的中国与欧洲的演讲。
对中国电动汽车主导地位进行评估后,Strat的创始人柯努贝尔回顾了过去“时局紧张”的一年:欧洲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调查,美国残酷地收紧贸易政策,导致整个汽车供应链成本的上升。在此背景下,柯努贝尔认为“中国是个成功的产业政策教科书式案例”。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遵循明确的产业战略:成为汽车领域的世界领军者。这一战略主要基于两大支柱:价值链控制和外交适应能力。在价值链上,中国的领先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从关键原材料的精炼到电池的制造,再到活性材料的生产,中国主导着电动汽车生产的几乎所有战略性阶段,并持续进行大量投资。面对当前的贸易紧张局势,中国正调整应对措施,针对性地回应美国的制裁。对于欧洲,中方则采取更为缓和的姿态。自今年春季以来,为缓和双边关系,中欧之间恢复了有关磋商。
面对中国崛起,欧洲正试图回应。尽管欧洲已启动人工智能超级工厂及电池产业开发项目,出台数十个相关战略项目,但中国的领先优势依然很大,柯努贝尔说:“在价值链的多数环节上,欧洲竞争力至少要比中国低40%。”被欧洲电池行业寄予厚望的Northvolt近期破产,这也释放出警示信号。此外,目前欧洲电动汽车大部分供货集中在C、D和E级车细分市场,但70%的电动汽车是在A、B和C级市场,而中国在这些市场已相当具有竞争力了。
要赢得即将到来的工业角逐,不仅要靠关税,更需要大量投资、强有力的政策协调和加速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汽车时代站稳脚跟。(作者克里斯托弗·卡里纳诺,董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