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朔州4月19日讯(记者 刘成根)近日,记者从朔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朔州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据了解,朔州市通过强政策、强投入、强建管、强效益等举措,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推进。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5.84万亩,占基本农田的38.51%。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高0.5左右,亩均节本增效200元左右。
据介绍,朔州市将以“一平、两通、三提升”为基本标准,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通过提升耕地质量,力争到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同时,该市加强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进“四替代两培育”行动,力争年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5%以上;健全管护机制,推行多种管护模式,夯实管护基础,明确管护责任,保障高标准农田长久持续发挥效益,让其成为农民的“稳产田”“高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