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荐语
2016年以来,《国资报告》编辑部每年年初都会收集中央企业年度工作会议报告,结合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对高频出现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梳理和分析,力争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揭示央企新一年工作的要点和动向,为读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资报告》杂志2025年第3期为您带来特别策划“2025央企动向”。1篇综述,扫描宏观形势;19篇报道,分稳增长、科技创新、国企改革、布局优化、行业观察5个篇章,深入解析19个值得关注的央企新动向。这些新的动向既是央企应对2025形势变化和改革创新发展要求的新举措,也体现了央企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我们将与您陆续分享上述内容。
今天为您带来稳增长篇的《动向3:把握“两新”“两重”政策契机 扩大有效投资》。
稳增长篇
动向1:树牢“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
动向2:积极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动向3:把握“两新”“两重”政策契机 扩大有效投资
动向4:市值管理举措更多更实
科技创新篇
动向5:“十五五”规划更加突出科技引领
动向6:把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动向7:探索打造“创新政策特区”
动向8: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动向9:创新创业投资提速
国企改革篇
动向10:加快建设科学、理性、高效的董事会
动向11:推进“穿透式监管”
动向12:深化薪酬改革
布局优化篇
动向13:加快开辟“第二曲线”
动向14:人工智能应用提速扩面
动向15:开辟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动向16:新能源开发更加注重质效
行业观察篇
动向17:电力央企调整策略顺应市场化改革新形势
动向18:汽车央企发力智能化下半场
动向19:建筑央企勇做减法严做加法
2025央企动向
稳增长篇
把握“两新”“两重”政策契机
扩大有效投资
2024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其中,“两新”“两重”政策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也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所谓“两新”,是指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持续推动“两新”政策落地见效。
所谓“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从2024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
2024年“两新”“两重”政策实施成效明显,有力支撑了全年经济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2日,“两新”带动汽车更新520多万辆、销售额6900多亿元,家电换新4900多万台、销售额2100多亿元,老旧设备更新200多万台套。“两重”优先选取跨区域、跨流域重大标志性工程,已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北”工程建设等1465个重大项目建设。
央企积极参与“两新”“两重”投资。2024年,央企实施老旧设备更新、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等投资超8000亿元。同时,央企持续扩大电网、通信网、石油天然气管网等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但影响广、辐射作用强的基础设施投资。电网、电力企业围绕骨干网络建设、电力资源保障投资1.9万亿元,电信企业落实“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移动网络连续覆盖了4.7万公里的铁路、37万公里的公路、240余条地铁。
2025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两新”“两重”的政策支持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总结和延续今年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25年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学习时报》刊文指出,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支撑扩大内需的有力抓手,用好“两新”政策、加大“两重”投入,加快规划项目落地,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推动落实一批强链补链重点项目,更好发挥投资带动作用。
记者梳理央企工作会议报告发现,2025年,央企均把“两新”“两重”政策作为重要契机。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提出,国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两重”政策,加之2024年7月开展的“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为机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导向、资金支持、市场空间。中国化学工程认为,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区域性的建链补链需求增加,部分拥有资源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中国中煤表示,2025年,电力、煤化工等行业竞争加剧,装备、施工企业受煤炭行业偏弱运行影响压力较大,但“两新”“两重”政策提供了发展机遇。中国海油、中国华电、中国航油等央企也纷纷强调,用好“两新”“两重”政策,提高投资效益。
还有一些央企把“两新”“两重”政策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中国大唐提出,抢抓“两新”“两重”政策新机遇,煤电机组聚焦提升机组兜底保障和调节能力,分类推进安全可靠、宽负荷调节、调峰调频、供热、低碳化和数字智慧等升级改造。水电机组聚焦流域一体化管控和跨区域、跨流域水电集群联合优化调度,开展老旧机组宽负荷调峰运行和增容改造,新能源结合各地设备更新换代政策要求和风光资源、电价、设备状况等情况,开展低效风电、光伏设备治理,推进老小风机“以大代小”改造。中国中铁特别强调,工程建造单位要抓住国家推进“两新”“两重”的有利契机,广泛开展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工艺升级,及时淘汰低效设备、高能耗高排放设备、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装备、绿色装备、智能装备。中国机械研究总院表示,用好“两新”政策、加大“两重”投入,加快推进战新产业投资清单落地,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中国农发提出抢抓政策窗口期,利用老旧设备更新机遇,加速推动生产设备升级改造。
大唐集团提出,煤电机组聚焦提升机组兜底保障和调节能力。图为大唐雷州发电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南方电网、中国黄金、中国中检等央企也均提出,紧抓“两新”“两重”契机,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
(点击文末“央企动向”合集并订阅,可及时接收后续篇章,并阅读往年相关报道)
左右2025年第3期目录
责任编辑 | 李佳琦
作者 | 本刊记者 原诗萌
内容来源 | 《国资报告》杂志202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