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司法分局坚持以打造高质量法律援助为目标,秉持“应援尽援,优援速援”原则,聚焦困难弱势群体多元化、便捷化法律服务需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6月17日,记者从桥头司法分局了解到,该局整合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的优势资源,构建援调一体化便民服务新格局,致力将法援触角延伸至每一个困难弱势群众,努力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建机制,提升“援调衔接”发展力
桥头司法分局多措并举,推出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实行定岗定员制。分局每天安排专职法律援助工作者、专职人民调解员、村(社区)法律顾问各一名,在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值班,确保群众在窗口能找到“熟人”;实行案件首问负责制,分局对来电来访群众反映的诉求和困难,由首位接待的窗口工作人员负责咨询、受理,以及与相关窗口和部门的对接,要求实时掌握案件办理的进度;建立案件衔接制度。分局法律援助窗口工作人员坚持“调解优先”“能调不诉”“先调后诉”原则,对案情是否具备调解基础和条件第一时间进行研判,对于适用调解的案件,及时与人民调解窗口工作人员对接,反之对于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做好法律援助对接;搭建联动协作平台。分局加强与桥头法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的沟通联动,确保纠纷案件信息即时共享,保障案件申请、办理和审理有序推进。
强架构,提升“援调衔接”执行力
为完善组织结构,桥头司法分局组建法律援助专干、村(社区)法律顾问、专职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法官等多支队伍,全面参与到“援调对接”工作中,充实壮大队伍力量。
为聚力培优补强,桥头司法分局将法律援助业务和人民调解业务培训内容有机结合,采取跟班学习、集中授课、案件跟办、现场观摩、庭审旁听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全面提升队伍办案能力。
为落实评先评优,桥头司法分局依托法律援助质量监督月活动和调解员等级评定等工作机制,分别对法律援助工作者、援助律师和人民调解员进行评定,并予以表彰,激发干劲。
重实效,提升“援调对接”延展力
优化“援调”线上服务。桥头司法分局依托“桥头司法服务平台”小程序,设置线上纠纷解决申请功能,安排专人线上查收、审查、分流、交办、跟踪,实现“不出门”也能“办到事”的效果。
畅通“快调”绿色通道。桥头司法分局坚持“六个先调”原则,对于农民工讨薪、残疾人赡养抚养、老年人赡养、未成年人抚养、妇女婚恋家庭纠纷、涉军等案件,优先进入“快调”绿色通道,以达到节约社会成本,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推动“调援诉”无缝对接。桥头司法分局对于调解成功且当事人要求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由专职人民调解员负责与法院立案庭对接,协助当事人申请确认。对于调解不成功但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及时指派援助律师进行援助。对于调解不成功且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分局及时引导通过仲裁或诉讼程序解决,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帮助。
南方+记者 何建文
【作者】 何建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