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 神经网络笔记-RNN和LSTM
创始人
2024-05-15 15:36:22
0

文章目录

  • 时间序列表示方法
      • 一般过程
  • RNN
    • RNN原理1
    • RNN原理2
  • RNN layer使用
  • pytorch实现nn.RNN
    • __init__
    • forward
    • Single layer RNN
    • 2 layer RNN
  • pytorch实现nn.RNNCell
  • 时间序列波形预测例子
  • LSTM
    • nn.LSTM
    • nn.LSTMCell
    • Single layer
    • Two Layers

b站课程链接课时自己找一下

时间序列表示方法

  • 卷积神经网络

    • 一般都是二维的图像数据
  • 循环神经网络

    • sequence类型数据
    • 时间序列
    • 文本
      • 一个句子是连续的单词,一个单词是连续的字母这样
      • 编码
      • one—hot编码很稀疏
      • 一般会通过语义相关性进行编码
  • 输入数据类型

    • 对于CNN,一般是[batch_size,channels,Height,width]
    • 对于sequence,分两种
      • [word num ,batch_size, word vec]
        • 从图像上更好理解
          • 这里word num 就是横轴
          • batch_size就是几条曲线
          • word vec就是每个点有几个特征,这里就一个值,所以 word vec就是1
      • [batch_size,word num , word vec]
        • 可以理解为第batch_size个句子,里面有word num个单词,每个单词有word vec个表达方式
    • word vec 就是词向量,比如情感相关度

一般过程

先找到单词的索引

embed一般是下载好的,存储每个词的特征,这里例子举例是随机的,实际上是由官方编制,下载word2vec或者GloVe,到本地使用

通过索引,查找到对应单词的词向量

注意:这种官网的embed是不能直接算梯度进行优化的

  • 比如这里直接调用GloVe,查找“Hello”,由一个100维度的词向量表示

RNN

RNN原理1

  • 说明:

    • 这句话就是一个[5,100]的tensor
    • 每一个时间戳(单词)是100维的向量,作为输入x,输入到一个Linear线性层里,进行一个特征的抽取,比如说输出一个2维的
    • 加起来就是[5,2]的向量
    • 然后再去做positive/negative的二分类
  • 上述存在的问题

    • Long sentence
      • 100 + words
      • too much parameters[w,b]
      • 每个词都有一个w和b
    • no context information
      • Consistent tensor
  • 解决办法

    • 减少参数数量

      • weight sharing
      • 一个[w,b]表示5个词,相当于是5个词都过一遍这个线性层,所以一个[w,b]就能提取出这句话,而不是一个单词一个
    • 保存语境信息

      • 比如“不喜欢”,不能只看到了“喜欢”没看到“不”

      • 需要一个语境单元,来贯穿整个网络,保存整个语境信息

      • consistent memory

      • hth_{t}ht​,记忆单元,会不断根据输入,循环更新自身,而不是像CNN一直往前冲[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LoOCU8cf-1674398676089)(/Users/xuan/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120173037729.png)]

      • 上述的模型非常合理

      • 至于最后选择输出的话,可以选择最后的hth_{t}ht​,或者中间的hth_{t}ht​,或者做一个融合,非常自由

RNN原理2

  • memory是如何更新的

  • 根据上一次的memory和这次输入的x,两个参数,两组矩阵想乘再相加,一般用tanh作为激活函数。最后那个得到y就是可以再加一个linear层,不用看

  • 这里E就是error

  • h0一般是[0,0…0]

这里表示方式有所不同

WRW_{R}WR​就是WhhW_{hh}Whh​

WIW_{I}WI​就是WxhW_{xh}Wxh​

  • 是累加的,每一步都有影响
  • 使用链式法则是为了把每一个单元的导数都很好的推导出来
  • 感受到这个大概的推导过程后,主要是推导一个这个梯度是怎么求的,说明是能更新的

  • (因为WRW_{R}WR​就是WhhW_{hh}Whh​,且这里算梯度是累乘)所以这里就有Whhk−iW_{hh}^{k-i}Whhk−i​ ,如果i=0,就是WhhkW_{hh}^{k}Whhk​ ,这个比较关键,在后面会阐释

RNN layer使用

回顾:

  • X[总共多少个词,总共几句,特征数]

  • 某一时刻的输入XtX_{t}Xt​,是每句话输入一个单词,这里就是[3,100]

  • 这里用20维的memory来表示,每一步的memory更新是这样的,所以初始的memory设置应该是[batch_size,20]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5NGZd8o1-1674398676094)(/Users/xuan/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120203200543.png)]

  • 调用pytorch代码验证一下

pytorch实现nn.RNN

init

  • Input_size
    • 对于一个单词,你用100维的向量来表示,那这个就是100
    • 对于预测房价,只有一个价格,那这个就是1
    • 是X[seq,batch_size,vec]里面的vec
  • hidden_size
    • 是隐藏层的维度
    • 是前面的h[batch_size,h_dim]里面的h_dim,应该是纯自己设置的,跟输入无关
  • num_layers
    • 不使用,默认是1
    • 使用,可以是1,2,4等

forward

  • 这里是把数据一步喂到位,而不是前面分解的,比如对于X[5,3,100](3句话,每句五个词,每个词100维度表示),是自动在时间上进行五次展开的。输入的是X,不是一步步的XtX_{t}Xt​

  • hth_{t}ht​的参数是,第一个是几层,第二个是batch_size,第三个是h_dim。

    • h0一般不设,就是初始化为0
    • 对于返回的ht,其实就是最后一个时刻的ht,就是[layer_num,batch_size,h_dim]
  • out

    • Out是每一个时间戳,的最后一个ht(memory)的状态,[h0h_{0}h0​,h1h_{1}h1​,…,hth_{t}ht​]
  • 对于X[5,3,100],h[1,3,10]来说

    • hth_{t}ht​就是[1,3,10]
    • out就是[5,3,10]

Single layer RNN

h是最后一个时刻的,维度是[1,3,20]

out是所有时刻的,维度是[10,3,20]

2 layer RNN

两层的话,out还是跟以前一样,代表是最后一层的,而h则是两层都有,二者是不同方向的,一个横着一个竖的

  • 2层

  • 4 层

pytorch实现nn.RNNCell

前面是一次全部喂进去,这个是手动一次一次喂,相当于没有循环的步骤,没有在时间上展开

  • 初始化参数,跟前面完全一样

  • 然后后面类似forward方法这有一点不一样

  • 一层的

  • 两层的
    • 先把100特征变为30,再从30变为20

时间序列波形预测例子

通过前一段波形,能很好的预测下一段的曲线形状

因为很简单,所以batch设置为1,假设总长为50个点,那X就是[50,1,1]

import torch
import numpy as np
num_time_steps = 1
start = np.random.randint(3,size=1)[0]
time_steps = np.linspace(start, start+10, num_time_steps)
data = np.sin(time_steps)
data = data.reshape(num_time_steps, 1)
x = torch.tensor(data[:-1]).float().view(1, num_time_steps-1,1)
y = torch.tensor(data[1:]).float().view(1, num_time_steps-1,1)
  • 随机初始化start,不然会记住

  • x,y比如说,这里x是0~48之间的曲线,y就是要预测的1~49的曲线。当然也可以通过0~40的点去预测10~50的点

  • 网络结构

class Net(nn.Module):def __init__(self):super().__init__()self.rnn = nn.RNN(input_size=input_size,hidden_size=hidden_size,num_layers=1,batch_first=True,     # 让输入X是[b,seq,f]的结构)for p in self.rnn.parameters():nn.init.normal_(p,mean=0.0,std = 0.001)self.linear = nn.Linear(hidden_size, output_size)  #output_size为1def forward(self,x,hidden_prev):out, hidden_prev = self.rnn(x,hidden_prev) # hidden_prev就是htout = out.view(-1,hidden_size)  # 将[1,seq,h]reshape为[seq,h]out = self.linear(out)   # 线性层 [seq,h]->[seq,1]out = out.unsqueeze(dim=0)  # [seq,1]->[1,seq,1]方便和真实值算msereturn out, hidden_prev

  • 整体代码
import torch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num_time_steps = 50 # 点的数量
input_size = 1
hidden_size = 16  # memory的维度
output_size = 1
lr = 0.01# 训练过程
model = Net()
criterion = nn.MSELoss()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hidden_prev = torch.zeros(1,1,hidden_size) # h0 是[b,1,10] 这里batch设为1
for iter in range(6000):start = np.random.randint(3, size=1)[0]time_steps = np.linspace(start, start + 10, num_time_steps)data = np.sin(time_steps)data = data.reshape(num_time_steps, 1)x = torch.tensor(data[:-1]).float().view(1, num_time_steps - 1, 1)y = torch.tensor(data[1:]).float().view(1, num_time_steps - 1, 1)output, hidden_prev = model(x,hidden_prev)hidden_prev = hidden_prev.detach()loss = criterion(output,y)model.zero_grad()loss.backward()optimizer.step()if iter % 100 == 0:print(f"Iteration:{iter} loss:{loss.item()}")# 预测代码,给定一个点。后面会一个一个将预测值作为输入值,一个一个预测
prediction = []
input = x[:,0,:]
for _ in range(x.shape[1]):input = input.view(1,1,1)pred, hidden_prev = model(input,hidden_prev)input = predprediction.append(pred.detach().numpy().ravel()[0])x = x.data.numpy().ravel()
y = y.data.numpy()
plt.scatter(time_steps[:-1], x.ravel(), s=90)
plt.plot(time_steps[:-1], x.ravel())plt.scatter(time_steps[1:], prediction)
plt.show()
  • 效果

LSTM

nn.LSTM

因为LSTM中,ht充当了输出的角色,中间流通的memory用C表示(C经过一定筛选才作为h输出),所以C和H的size是一样的

所以这里输入每个size,跟RNN是一样的,上面的代表x的特征维,第二个是h/c的维度,第三个是有几层

forward函数里,其余都跟RNN的一样,就是把h变为了h和c

  • 例子

3句话,每句10个单词

nn.LSTMCell

只有一层,所以这里第一个参数不写

Single layer

Two Layers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言语为剑!律师胡敏琴:用法理... 于荆棘处 寻法治微光。仲秋时节,室内微凉。说起过去的故事,胡敏琴娓娓道来。 时间回到4年前,桐梓县劳...
中通客车招标结果:中通客车股份...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10月9日发布《中通客车股份有...
河北省多举措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您提交的育儿补贴申请已经通过终审,符合发放条件。”日前,石家庄市民胡先生收到了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问法预告|借贷纠纷扰生活?10... 随着经济活动愈发频繁,借贷已成为生活中常见的资金往来方式。无论是亲朋好友间的应急周转,还是个人与金融...
商业航天再迎政策催化:山东掷1... 商业航天产业热度继续升温,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中方相关... 钛媒体App 10月12日消息,有记者问: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
潍坊奎文:抢抓政策利好,消费市... 为激发消费潜力释放,潍坊市奎文区充分依托当前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国家补贴等政策利好,聚焦家电、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