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走近企业,了解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情况以及需求,并向企业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咨询服务,东莞市商事调解中心于2023年2月正式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下称“工作站”)。
工作站是由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同意设立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性服务点,为符合受理条件的维权援助申请人组织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咨询指导、侵权判定、分析预警、纠纷调解、技术支持等公益援助服务。成立一年以来,工作站累计走访51家企业,举办6场线下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讲座,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5宗。
助力莞企走出去,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
“只花了2个小时,我们的合同纠纷就化解了!”面对一起涉及知识产权的合同纠纷,东莞市商事调解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下称“工作站”)负责人梁柳仪发挥专业能力,将之顺利化解,赢得双方当事人的感谢。
在这场纠纷中,深圳某公司与东莞某企业签订了开发、加工、采购一系列的合作协议,一开始双方合作愉快,研发出两款产品,分别在国内、美国、欧盟申请了外观专利。但由于疫情和人员调动等一系列的原因没有如期生产出成品,导致双方的合作出现信任危机。通过多次的沟通均,双方仍无法推进合作,甚至做报警处理。深圳某公司向东莞市商事调解中心申请调解后,调解员迅速审查资料并分别打电话给双方了解基本情况以及劝导双方调解。
“如果进入诉讼程序的话,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梁柳仪了解到,深圳某公司陆续向东莞某企业支付了定金或货款共计20多万元,东莞某企业为了研发产品也投入了几十万元,不管诉讼结果如何,双方肯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对此,梁柳仪邀请双方来到工作站调解,耐心地引导双方思考问题,对比诉讼与调解的区别,劝导双方理性地权衡利弊。很快,双方从一开始的坚持己方,到最终达成了一个就解除合同、退款、转让专利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耗时仅为2小时。
上述案例是工作站调解知识产权纠纷的一个生动案例,自2023年2月工作站成立以来,共接收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5宗,涉及纠纷类型包括: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侵害商标权纠纷、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等。其中有5宗调解成功,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撤诉。
了解知识产权建设情况,累计走访51家企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知识产权的发展情况,工作站对51家莞企进行走访。
梁柳仪表示,在走访过程中,工作站深入了解了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方面的现状。51家企业中,11家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1家正在申请专利,占比约22%。有9家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占比17.6%。有2家企业表示专利被侵权,并表示维权难,希望政府部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42家企业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很重要,想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合规发展的知识,希望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引。
这说明,许多莞企已经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仅在研发、设计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还通过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来加强管理。同时,工作站也发现,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侵权行为、维权成本较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工作站与企业管理层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例如,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自身的维权能力;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打击侵权行为;通过知识产权融资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
【文字】南方+记者 唐卓
【图片】邓浩 东莞市商事调解中心供
【作者】 唐卓;邓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