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在“法融溱里”议事工作室里,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完字,放下手中的笔后,两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脸上都洋溢出灿烂的笑容。至此,一场长达一年之久的鱼塘承包合同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事情要追溯到2019年,被告陈某通过招投标获得原告淤溪某养殖场327.9亩鱼塘的承包养殖资格,双方约定合同期限为三年。然而合同期满后,原告欲收回鱼塘时,被告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持续占用,且未继续支付鱼塘租金。矛盾激化后,原告遂起诉至法院。
“法融溱里”议事工作室成员在了解案情后,当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因矛盾较大,初次调解暂未成功。调解未果后,工作室成员与该村村委会主任等一行人来到鱼塘所在地调查实情,并向承包人摆事实、讲道理,进行面对面调解。经过多次努力,最终双方各做出让步,达成和解,这才有了开头签订调解协议的一幕。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法融溱里”议事工作室成立以来,始终将法与情理融合贯穿法庭工作全过程,多次帮助群众解决涉农纠纷,避免双方当事人损失扩大,扎实有效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赵雯 段露露)
编辑:李小环
下一篇:通州法院“亮剑”拒执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