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1月4日电(才让拉毛)2023年以来,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检察院着眼于满足民众多元司法需求,引领树立“和合文化”下“无讼”的价值追求,立足检察、立足法治、立足基层,依法能动履职,以检府联动“四剂良方”靶向治疗,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将纠纷止于未发、化于无形,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深化平安建设。
为构建诉源治理大格局,城中区人民检察院召开2023年检府联席会议,制发《联席会议制度》《检府联动工作实施方案》,构建“1+1>2”的诉源治理联动格局。并对标问题导向,借力政府部门“清单式”推进,重点针对深化综合治理、前端预防犯罪、行刑衔接不畅,深化溯源治理,纵深推进数字治理,全方位深层次促推善治共建新格局。
为减少罪错未成年人再犯罪,城中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职办案中,注重将依法惩治犯罪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全面把握未成年人犯罪基本动向、分析研判,提出减少罪错未成年人再犯罪的工作思路,增进社会内生稳定,推动具有“中区”特色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路子走深走实。
同时,为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全面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和“应听证尽听证”制度,城中区人民检察院做实主动摸排、特殊保护、多元救助,打造“领导包案+公开听证+司法救助”多元一体化解模式,近十年息诉率保持在100%,无到省进京访。近五年为45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100.9万元。
以数字检察赋能诉源治理,城中区人民检察院努力求变、主动应变,全力打造检察服务新名片。2023年3月以来,自主研发生育保险基金公益诉讼检察类案监督、“危险驾驶”行政违法行为类案监督、空壳公司类案监督和妇女、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类案监督模型4个,制发检察建议11份,挽回国有财产损失28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9万元。
在研发生育保险基金公益诉讼检察类案监督模型中,城中区人民检察院运用“数字赋能+智慧检索”手段,精准高效发现骗取生育津贴案件线索,督促主管部门对骗取生育津贴行为予以纠正,追回违规领取生育津贴28万元。并以个案办理、类案监督为切口开展专项检察监督,督促医疗保障部门查漏洞、挽损失、建机制、补短板,共同维护生育保险基层安全,推动“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