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记者从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自2022年6月率先在广东成立“汕头市现代服务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以来,调委会积极助力汕头现代服务业诉源调解,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自成立以来,调委会共受理调解案件142件,涉及金额693.495万元;调解结案132件,其中达成调解协议35件,履行率100%,正在调解10件。
近年来,汕头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持续创新。为适应新产业迭代升级需要,调委会先后从信息网络、移动通信、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会计、物业、中介、咨询、法律等行业吸收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人民调解员,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截至目前,共有人民调解员39名。
建立调解员队伍后,如何提升调解业务实战能力?调委会日常利用线上线下培训、实操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强化。线上方面,建立人民调解员微信群,定期推送普法信息,讲解与人民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例,指导人民调解员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线下方面,通过汕头市发改局领导、法学教授、法官、资深律师、知识产权专家开展法律和业务讲座的形式,对人民调解员进行针对性的业务讲解和指导。同时,积极组织沉浸式现场案例调解过程活动,感悟调解技巧,提升人民调解员实战能力,实现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迈进、从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
据悉,调委会还围绕民商、保险、知识产权等诉前的纠纷调解,建立与金平法院诉前调解工作和联席会议通报机制。同时,实行纠纷台账登记制度和重大个案责任落实制度相结合,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集体会商、法律审查,强化多方联动,进一步推动调解和司法相衔接。阶段来,共受理金平法院诉前调解案件140件,调解成功后由当事人撤回起诉或申请司法确认,且多数当事人均为主动履行,真正做到结案止诉。
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上,调委会亦是积极作为。以妇联社团组织、街道办事处及学校为载体,调委会加大调解普法工作力度,通过大众显而易懂的模拟法庭和模拟调解形式让案例重现,提升广大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意识。
此外,依托调委会和汕头市法律服务行业政协委员工作室、华诺律师事务所的阵地优势,结合法律文化和律师专业,打造法治教育基地,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知识产权侵权防范讲座,采取以案释法、纠纷化解和现场咨询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年多来,共累计组织各类普法宣传活动8场次。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调委会将持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好调委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化解新生行业矛盾的重要使命,全面开展“30分钟会员服务圈”改革工作,为汕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注入法治新动能。
南方+记者 蔡沚彦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蔡沚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