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18日电(马海玲 马东强)在不少人印象中,调解员往往是拥有多年基层工作经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老同志”,而精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米热赛尔·加帕尔却是一位“90后”。扎根基层4年来,她始终以炽热的情怀,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近日,米热赛尔·加帕尔荣获“自治区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
12月14日,记者来到精河镇和平社区调解室,一场邻里矛盾纠纷刚刚平息,在米热赛尔·加帕尔和同事的努力下,双方最终握手言和,签订协议。
居民乌云比丽格是这场矛盾的当事人,楼上漏水的问题,让她备受困扰,但米热赛尔·加帕尔的到场,让事情的结局走向了圆满。她说:“司法所的干部很快就来帮我处理了这个问题,协商结果让我们双方都很满意。”
今年,是米热赛尔·加帕尔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第4年头,回忆起刚接触调解工作时,由于性格内向,面对针锋相对的当事人也会有些怯场。但她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在现场边学边看,不断摸索,积累经验。米热赛尔·加帕尔说:“万事开头难,但是经过自我反省,和同事的帮助,我逐渐理清了工作思路,跟着师父一点点学,逐渐掌握调解技巧,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而又细致严谨的工作,想要成功化解一起纠纷,不仅要让当事人感受到调解员的立场是中立的、公平公正的,更需要调解员用真情去感化,用法律去诠释。为此,米热赛尔·加帕尔不断打牢业务基础,将自己的所学融会贯通于工作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一件件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诚心、耐心和爱心是调解的关键。作为一名调解员,信任是基础,要与群众将心比心才能获得群众认可。同时,也要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清楚当事人纠纷的争议点和相关的法律条款,才能让纠纷当事人心服口服。”米热赛尔·加帕尔说。
精河镇辖区居住居民众多,物业矛盾、劳资纠纷、邻里纠纷等问题也随之产生。为此,米热赛尔·加帕尔积极与各社区构建紧密联系,坚持每月为辖区人民调解员开展1次法律技能培训,带领大家共同学习新的政策文件,共同探讨调解的技巧,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家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逐步提高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调解水平与工作技巧。
团结社区干部柴艳丽说:“米热赛尔每个月都来开展集中培训,增长我们的法律知识。平时在入户中,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我们会给她打电话,她会第一时间赶到,用专业知识帮助解决矛盾。”
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你当自己人。米热赛尔·加帕尔始终秉持着这一工作态度。如今,她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居民、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成了人人称赞的好干部。精河镇司法所所长卢建芳说:“她很善于学习提升自己,无论是业务方面,还是调解技巧方面,她都愿意去琢磨、去沟通。也因此,她的调解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一颗“热心”尽本职,一颗“公心”解民忧,一颗“细心”排万难。4年来,米热赛尔·加帕尔累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参与调解各类民事纠纷达120余起,申请司法确认2件,调解成功率达98%。面对群众的认可,米热赛尔·加帕尔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后,我将继续做好服务工作,发挥人民调解员的作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大小事,为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努力。”
翻译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