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俐燃
12月14日,“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湖北”采访团走进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水果湖人民法庭,了解水果湖法庭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诉调对接全链条衔接参与化解金融纠纷“武昌模式”。近日,湖北省委政法委对101个湖北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进行了通报表扬,该工作法上榜。
“法院+银保调”专业审判对接行业调解
“我们法官和调解员通过前期对案件的摸底,总结调解的重点、难点,在自愿、合法原则的基础上拟定调解方案,能调尽调,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水果湖法庭庭长殷晓艳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
与此同时,刘一娴法官分享了一个案例。2021年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均向某保险公司投保财产险并签订保险服务协议,就公司所属的机房及设备、传输网络、在建工程、库存材料等向保险公司投保。在保险期间内,因洪水、暴雪、雷击等天气因素,某公司及关联公司所属的机房及设备、传输网络等资产因暴雨、洪水、暴雪、失火等原因先后发生五十余起保险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约一千三百万元。各方因索赔资料、理赔金额等未能达成一致,投保人涉及多家关联关系企业,故分别诉至法院,形成多诉。
承办法官将本案和其他关联案件一起委托至湖北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共同开展纠纷化解工作,经过法院和银保调中心的共同努力,双方当事人和其他关联企业就所有案件签订了和解协议,一次性解决了数额高达千万、涉及五十余起保险事故的财产损失保险纠纷,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诉累,真正实现了为企服务、为企纾困,为企减负,也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按下了“加速键”。
据悉,自2018年起,水果湖法庭便与湖北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共建金融诉调对接机制,互设巡回审判点和调解工作室。2023年共诉前调解成功金融案件6909件。
快审速裁兜底,提升解纷效率
“如果案件调解成功,由当事人申请,我们对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如果没有调解成功,法官会将案件有序导入诉讼程序,并以 ‘快审速裁’方式审结。”法官顾晨瀚介绍,进入审理程序的案件,一般20天左右流转完毕。
调解纠纷现场
据悉,水果湖法庭提炼金融借款案件当事人身份、借款、还款、利息4张要素表,诉前固定要素,庭审围绕争议要素开展,制作要素式裁判文书,提升解纷效率。另外,法庭强化金融审判科技支撑。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中,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设区块链电子存证平台,构建与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的跨链协同应用,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区块链存证、在线提交电子证据,防止数据篡改,强化电子证据效力,提质增效。
“线上+线下”提升司法确认便利度
在司法确认方面,水果湖法庭也下了很大功夫。
记者一走进水果湖法庭,便看到法官正在做线上的司法确认。“双方是自愿签署调解协议的吗?接下来我来宣读一下你们协议的具体内容。”法官杨书雅介绍,水果湖法庭为提升司法确认便利度,采用“线上+线下”的组合模式,使老百姓少跑路。同时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在线司法确认,实现金融案件远程化、批量化司法确认。“我们这里共有四个调解室,最多的一天要进行的司法确认有120多个案子。”
法官正在做线上司法确认
据了解,2023年水果湖法庭共对2068件诉前调解成功金融案件进行司法确认,平均确认时间为1.2天。
诉前调解“立标杆”
2023年10月,某银行向水果湖法庭递交了18份起诉状,该批案件均因被告小微企业未能按时履行签订的金融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义务引发。“如果以判决形式处理本案,小微企业贷款合同提前到期,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支付巨额费用,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该案承办法官杜晓婉表示,企业都尚在维持运营,成为被执行人将会影响其资金周转和生产经营。她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调解。
经过4次深入细致调解,2件案件率先签订了分期还款的调解协议。承办法官对达成的调解协议进行了线上司法确认。之后,承办法官又以2件成功的案例为示范,通过调解成功化解了其余16起案件。“系列案件全部化解仅耗时8天,极大地节约了司法资源,降低了当事人的纠纷解决成本。”杜晓婉说。
近年来,水果湖法庭大力推广示范审判机制,针对小额金融借款等案件的类型化、批量化特点,做好示范审判,为诉前调解“立标杆”,以示范判例推动类案调解。今年,水果湖法庭通过示范判决方式成功调解案件达1895件。
据了解,水果湖法庭变过去金融解纷法院唱“独角戏”为各金融主体“大合唱”,构建诉调对接全链条衔接参与化解金融纠纷“武昌模式”,在有效提升办案效率的同时,极大节约了司法资源。2023年,水果湖法庭诉前调解成功金融案件6909件,新收金融诉讼案件总量同比下降9%,一审服判息诉率升至97%,大量金融纠纷被调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