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继续加大对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等虚假诉讼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力度
创始人
2023-12-27 17:27:36
0

原标题:最高法:继续加大对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等虚假诉讼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力度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最高人民法院12月27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典型刑事案例。

近年来,部分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通过虚假诉讼方式恶意逃避履行债务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的行为直接侵害债权人利益,严重背离诚实守信经营的法治文化,需要采取包括刑事手段在内的多种法律手段综合整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优化法治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虚假诉讼的甄别、审查和惩治,依法打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侵害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行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指引和行为导向作用,更好做到以案释法、以案明德,最高人民法院遴选发布近年来生效的5件依法惩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典型刑事案例,以明确相关行为的法律后果,有效回应社会关切。

此次发布的5件案例,集中反映了实践中存在的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的典型行为方式。其中,案例1“周某琼等虚假诉讼案”行为人通过虚假诉讼方式转移名下财产,恶意逃避履行债务;案例2“刘某春、杨某勇虚假诉讼案”行为人通过以捏造的事实提出执行异议的方式,阻碍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被查封的财产;案例3“胡某利、陶某云虚假诉讼案”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恶意干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导致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及时得到清偿;案例4“周某云虚假诉讼案”行为人以虚构的职工工资申请仲裁并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劳动仲裁调解书,以转移被冻结资金,逃避履行对其他债权人的还款责任;案例5“郑某等虚假诉讼案”行为人通过捏造债权债务民事法律关系获得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后,在企业破产程序中申报虚假的债权,意图达到转移公司财产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上述5个案例均属于“双方串通型”虚假诉讼,实践中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行为也主要属于这种类型,双方当事人“手牵手”到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诉讼中不存在实质性对抗,且多以调解方式结案,行为模式相对隐蔽,审查发现、调查取证难度较大,案件线索多来源于利益受损方的控告和举报。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民事案件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案外第三人的控告举报和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发现、有效惩治虚假诉讼违法犯罪行为。

据悉,人民法院下一步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继续加大对包括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在内的各类虚假诉讼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力度,进一步统一案件裁判标准,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加大甄别查处力度,抓实抓好公正与效率,提升虚假诉讼案件审判质效,为诚信社会、法治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银行起诉要求提前还款2000万... 10月13日晚,同德化工(SZ002360,股价5.11元,市值20.53亿元)发布公告称,因资信状...
申万宏源(000166)披露修...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收盘,申万宏源(000166)报收于5.3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11%...
股权纠纷属于哪类纠纷 股权纠纷的类别归属 股权纠纷通常属于民事纠纷。在商业活动中,股权代表着股东对公司的权益,涉及到股东...
广东建工(002060)披露累...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收盘,广东建工(002060)报收于3.8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7%...
vivo就商业诋毁起诉某MCN... 10月12日,微博认证为vivo公司法务部官方的博主发文称,某MCN机构旗下多个账号长期通过编造、散...
【人社政策畅通行】工伤认定有时... 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
十万火急!北京警方紧急拦截10... 您接到过自称“平台客服”的电话吗?对方要是说“不取消业务就要扣费”,您可得当心了!就在前几天,北京怀...
杭州: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发展... 据“杭州发布”10月13日消息,当天召开的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