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何阳
一家能源企业拉来投资,因经营出现困难,导致投资协议未能履约,决定退还投资款,后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退还全部款项。近日,经武汉市江夏区法院法官调解,该企业与投资人达成了和解。
在2020年1月15日,某国企能源企业为向国电湖北某电厂供应能源,与黄某、王某签订能源经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了合作。协议约定由黄某、王某投入资金200万元,由该能源企业负责选取原料、采购、运输、电厂贸易链接操作,并负责保障经营效益。黄某、王某在2020年1月至6月期间共投资150万元,但该企业在2020年初遭受疫情影响,经营步履维艰,导致协议合作未如期展开。今年6月,经双方协商一致,由该能源企业退还黄某、王某150万元投资款及资金占用利息5万元。但该企业未能如期返还,黄某、王某将该企业起诉至武汉市江夏区法院,要求退还投资款155万元。
受理该案后,法院在立案阶段即针对该能源企业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为找出矛盾争议焦点、评估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承办法官与被告电话沟通,能源公司道出实情,公司是在前两年逐步扩大生产,却遇到疫情等种种特殊情况,导致工程量骤降,收入也受到了冲击,导致无法及时返还原告投资款,现今原告要求偿还全部款项,对于刚刚稳定的公司能源供应链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承办法官向其释明不及时履行还款义务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该公司表示希望分期履行,宽限支付时间,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法官同时与原告代理人联系,争取调解意愿,促成双方在线上对账清算,并就还款金额达成一致。最终,双方当事人在开庭前来到法庭,半小时内即敲定调解方案,签订调解协议。被告公司承诺将会如期履行还款义务,感谢法官认真负责的调解工作,给企业争取了调整运营的宝贵时间。
今年以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山坡法庭为涉企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调,切实提高办案效率、降低司法成本,让市场主体感受更高效、更优质的司法服务。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