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尼泊尔政府宣布放宽上木斯塘旅行许可收费标准。不久前,中尼边境科拉拉口岸出入境服务也正式启用。一系列举措为尼泊尔这一秘境之地打开了文旅发展新空间,也为中尼跨境交流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调整兼顾旅游生态平衡
为提升上木斯塘地区旅游吸引力,尼泊尔政府正式废除实施数十年的固定收费制度,推出更灵活的按日计费标准。此前,外国徒步旅行者需一次性缴纳10天500美元的强制许可费,超期后每日再加收50美元。新政策实施后,游客无需预付固定费用,仅需按实际停留天数以每日50美元的标准缴费。业内人士分析,按日计费机制大幅降低了短期访客的出行成本,将有效提升外国游客进山比例,为偏远地区旅游经济注入新活力。尼泊尔徒步旅行社协会对该决定表示热烈欢迎,该协会主席潘迪表示,行业内多年来一直呼吁放宽相关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调整兼顾了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潘迪强调,行业并未要求完全放开限制,而是希望在合理管控下促进可持续发展。目前,外国游客前往上木斯塘等区域仍需要获得移民局颁发的特别许可证。此外,政府还强制要求外国游客由向导陪同,避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木斯塘地区可分为上木斯塘和下木斯塘两部分。该地区植被茂盛,沙地和岩石地貌交织,独具特色。此外,还拥有丰富的佛教遗迹,包括佛塔、寺院、修道院和色彩缤纷的经幡。上木斯塘(又称洛曼塘)位于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西部,与中国西藏接壤,隶属于安纳布尔纳自然保护区,是尼泊尔最独特、最原始的高原文化景观之一。这片被称为“山地沙漠”的区域直到1992年才允许游客进入,长期以来因严格管控与高额许可费用,成为“少数人才到得了的秘境”。
地理环境上,上木斯塘展现出极致的自然奇观。这里地势高峻、气候干燥多风,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拥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深度达5571米。风蚀峡谷、色彩斑斓的层状岩层与荒芜的无树地貌构成了独特的高原沙漠景观,与尼泊尔其他徒步目的地形成鲜明对比。站在上木斯塘区域内山口,可将安纳普尔纳峰、尼尔吉里峰、道拉吉里峰等世界著名雪山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人文方面,上木斯塘深受古代藏传佛教习俗、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且长期保持着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得这些文化遗产得以完好保存。木斯塘王国首府洛曼塘是徒步旅行的亮点,隐藏在道拉吉里山脉和安纳普尔纳山脉背后,充满神秘色彩。沿途的佛塔、玛尼墙、祈祷墙、洞穴以及古老藏族村庄,无不彰显着深厚的宗教底蕴。建于公元7世纪的加尔贡巴寺,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更是承载着千年的宗教文化记忆。
该地区的建筑风格同样独具特色,古老寺院大多沿袭传统藏式风格,部分则融合了尼泊尔与西藏的建筑元素,成为文化交融的见证。数个世纪以来,藏传佛教在这里的传承几乎未受外界影响,日常修行场景随处可见,让这片土地成为体验藏传佛教文化与生活方式的难得之地。
有望成为中尼合作新增长点
就在尼泊尔调整上木斯塘旅游政策之前,连接中尼的科拉拉口岸正式启用出入境服务,标志着两国人文往来与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
科拉拉口岸与西藏日喀则方向的国道219线直接相连。虽然该口岸的海关大楼早在2024年10月就已揭幕,但受高寒气候和设施条件限制,出入境服务于近期正式启动。
值得关注的是,科拉拉海关自9月初投入运营以来,关税收入就超过30亿尼泊尔卢比,充分展现了该通道在促进边境贸易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随着出入境和海关功能的全面启用,科拉拉口岸已被业内视为中尼合作新的增长点。
对于中国游客而言,尽管享有尼泊尔每年150天免签,但前往上木斯塘仍需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随着新收费政策的实施和边境口岸的开通,中尼跨境旅游线路的便利性大幅提升,将进一步释放该地区的旅游和经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