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调解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力量,正加速向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迈进。
南方+记者从广州市司法局了解到,近期,广州市调解协会、广州市多元解纷中心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先后举办两期国际商事调解培训班,吸引近140名海内外学员参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纠纷解决机制协同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当前,我国商事调解制度体系进入规范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广州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肩负着以高质量纠纷解决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任。
两期培训紧密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湾区纠纷解决机制协同”两大核心需求,精准回应商事调解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并以“学用结合”为核心,通过系统课程与实战演练,帮助学员掌握商事调解核心技能。课程设计兼顾理论高度与实践细节:既有商事调解的价值逻辑、程序规则等基础理论,也深入谈判策略、利益平衡点挖掘等微观技巧;既覆盖跨境贸易、知识产权等高频争议领域,也融入全球前沿案例与国际通行规则。
此外,培训首次引入中国与新加坡学员同堂机制,推动中外调解理念深度互鉴。13名新加坡学员与国内67名学员共同参与,覆盖法律、商业、学术多元群体,构建起跨国界交流平台。“调解机构与调解员的专业能力,是培育商事调解良好生态的核心关键。”广州市调解协会会长王又平表示。
据悉,本次培训合格并通过相应考核者,可申请获得新加坡国际调解学会(SIMI)颁发的国际商事调解资格认证、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调解员资格等权威资质,为学员参与国际商事调解实践提供国际认可的专业通行证。
此次两期培训通过“筑基—进阶”的递进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百名商事调解专业人才,为商事调解事业储备专业力量,进一步加快专业化、国际化、多元化的纠纷解决体系构建。
南方+记者 李乾
通讯员 穗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