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不用等冗长诉讼,拖欠两年多的工资就拿到了!”近日,拿到7.3万余元欠薪的郭师傅,向吉林高新法院的法官连连致谢。这起涉破产企业劳资纠纷,通过法院先行调解机制快速化解,让劳动者的“血汗钱”及时兑现。
2022年,郭师傅入职某通信公司从事门卫及保洁工作,约定月工资从2000元逐年上调至2500元。自当年9月起,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拖欠工资,直至2024年12月郭师傅离职时,累计欠薪达7.3万余元。多次讨薪无果后,郭师傅向吉林高新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了解到该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虽对欠薪金额无异议,但无力即时支付。考虑到该案关乎劳动者基本生活,法官迅速启动先行调解程序,采用“背对背”沟通方式,既向企业释明法律责任与诉讼风险,也安抚郭师傅激动情绪、引导其理性维权。经多轮协调,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郭师傅顺利拿到欠薪。
据该院立案庭工作人员介绍,先行调解程序灵活便捷,不受庭审规则限制,特别适用于劳资、邻里等基层常见纠纷。即便后续进入诉讼,调解阶段确认的无争议事实可直接采信,能大幅减轻当事人举证负担。下一步,吉林高新法院将持续深化先行调解机制,拓展多元解纷资源,让公平正义更快惠及群众。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美佳
责编 张添奥 实习生孙小媛
二审 丁美佳
终审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