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企查App显示,近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杭州无忧传媒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原告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案由为合同纠纷,该案将于11月24日在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据九派财经,无忧传媒方面对此回应称,因2022年公司购入一辆特斯拉,特斯拉垫付了7761元新能源补贴,要求车辆两年内行驶里程达到2万公里;此后车辆里程未达到,特斯拉拿不到国家补贴,所以要求退还7761元,但特斯拉并没有在公司层面进行沟通,而是直接起诉。“目前我们会直接和对方和解,退付相关款项。”
爱企查司法信息还显示,2025年7月至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近日新增30余件涉及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的开庭公告,原告为特斯拉,被告方涉及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湖南等地的建筑、制造等各领域企业。
其中,上海市、深圳市、嘉兴市企业对此回应称,其均因购买特斯拉车辆两年后里程不达国补要求,被特斯拉起诉要求退还7000元-15000元的新能源补贴款项。一企业负责人还表示:“我们已经与特斯拉和解,并在庭前调解时与特斯拉工作人员商谈略降低了退还金额。”
上述企业负责人称,此前其公司购买的特斯拉车辆屏幕中确实出现过一则《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不达标 补交款项的通知函》。
该《通知函》显示,“因贵司购买特斯拉后未能在国家政策规定时间内达到行驶总里程条件,贵司车辆已被最终确认无法获得国家补贴结算。根据合同约定,贵司购车价格中享受的补贴扣除为我司垫付,贵司现需要向我司补充支付该部分款项。请在收到本通知后7日内一次性支付至我司下方指定代收银行账户。”
该《通知函》还提示称,“如贵司未能按本通知履行付款义务,我司后续将统一通过法律途径催缴,届时由此导致的额外支出如律师费、诉讼费等,我司将依法要求贵司一并承担。”
据红星资本局,这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追讨补贴款。2022年6月,有媒体报道称,部分特斯拉用户收到补交款项的通知函,原因是其未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行驶总里程条件,无法获得国家补贴。
当时,特斯拉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客户购车时所享受的国家新能源车补贴都是特斯拉提前垫付的,公司在签署购车合同时已明确告知,并在合约中进行了注明:‘如由于您的任何原因(如不符合补贴政策、未及时注册车辆、累计运营里程不达政策要求等),或因补贴政策发生变化(无论在您提车前后),导致我司最终无法从政府获得您购车时享受扣除的同等额度的补贴,您应按我司要求在任何一笔付款中补齐差额。’”
特斯拉中国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公司通知的补交款项对象不涉及私人用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明确规定,除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作业类专用车(含环卫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民航机场场内车辆外,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2万公里。而这些被通知补交款项的客户,在国家规定时间内未达到2万公里的行驶里程。”
据财政部201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第三条,从2019年开始,对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即预拨一部分资金,满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请清算。政策发布后销售上牌的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从注册登记日起2年内运行不满足2万公里的不予补助,并在清算时扣回预拨资金。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第一财经)
上一篇:政策再优化,激发免税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