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河北省保定市委宣传部、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印发《保定市支持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措施》(简称《二十条》),内容涵盖创作生产、基地建设、企业发展、人才培养和产业生态等方面,为打造北方微短剧生产基地提供政策支撑。
《二十条》的发布犹如一针强心剂,让保定的微短剧市场迅速活跃起来。6月15日,由网络微短剧艺术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保定市网络微短剧协会成立,致力搭建行业交流协作平台,推动区域微短剧产业发展。随后8月30日,保定市网络微短剧协会联合主办了2025“夏夜繁星”微短剧嘉年华活动,现场发布了《影视服务专委会服务项目》等多项行业成果,揭晓了优秀微短剧榜单,同时签署了50部微短剧联合制作等多项协议,并启动下半年50部短剧拍摄计划。
“目前常驻保定的剧组有50多家,群众演员有2000多人,已经初具规模。”保定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保定打造中国北方微短剧生产基地是有底气的。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旅资源、20多所高校的25万大学生就是我们的优势。”
早期的布局和试水成功更坚定了保定的决心。2024年,由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品,保定存帧影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文旅主题微短剧《驴火了》,一经推出便在网上广泛传播。该剧以代表保定驴火文化的动物形象“驴小保”为主角,讲述“驴小保”从养殖场出走,迷失在保定自然风景和古老街道,最终成为“网红驴”的奇幻冒险旅程,向观众展示了不一样的“驴生”与保定的特色文化。《驴火了》凭借优良的制作和充满张力的故事情节迅速“出圈”,并成功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
有了政策支撑和成功案例,保定市网络微短剧协会又成立了保定市影视服务中心,为影视制作团队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服务涵盖提供免费拍摄场景资源库,根据需求推荐多档次、多类型签约合作的宾馆及餐饮店,依托保定市演员工会提供遵守公约且经专业培训的演员资源,对接服装、道具、化妆、拍摄、剪辑、配音、特效等全产业链专业团队,协助寻求商业合作以降低制作成本。
保定市网络微短剧协会会长孙鹏涛是资深制片人,曾参与《建党伟业》《智取威虎山》等红色题材电影剧本的创作。他介绍,《二十条》措施的出台,给企业和协会发展提供了稳定预期,目前,保定市微短剧协会有会员204人,汇聚了全市网络微短剧领域骨干力量,涵盖创作、制作、发行、传播等产业链各环节。协会将通过积极整合资源,推动微短剧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助力保定打造北方微短剧生产基地。
在河北,除了保定发力微短剧市场,其他城市也跟着行动起来。石家庄就是其中之一。11月7日,河北庄与蝴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作的微短剧《林果间》在石家庄杀青。该剧采取“微短剧+林果经济+文旅打卡”的模式,让石家庄平山林果从农产品升级为文旅符号,传递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也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号召有了更生动的落脚点。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庄与蝴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的《幸福北庄四部曲》是河北省首部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的微短剧。
微短剧的兴起为很多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创新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通过“微短剧+”模式,保定正积极探索与文旅、教育、农业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微短剧产业生态。随着政策的持续落地和市场的不断拓展,保定未来有望成为全国微短剧产业的重要一极。(李秋云 袁冰)
微短剧拍摄现场 保定市网络微短剧协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