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一位广东的网友发帖,称其在T3出行平台上打了一辆网约车,下车后发现自己的手机遗落在车里,司机行驶约3公里路程将手机归还,并索要报酬150元,还暗示“不给钱手机不知道要到哪里了”。
李女士(化姓)告诉九派新闻,15日她与朋友乘坐T3网约车出行,下车约10分钟,发现手机遗落在车里。她通过朋友的手机联系司机,司机表示下一笔订单距离较远,往返送手机的经济损失将近100元。
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主动提出支付100元报酬,希望司机取消订单将手机送还。司机则称,若此时取消订单送还手机,需要先通过微信转账150元,并称“不给不知道手机要到哪里了”。
李女士说,自己通过朋友微信向司机发送定位后,听见对方电话里的导航播报,司机距离目的地约3公里。她认为,3公里车程被索要150元,金额超过了合理范围。但司机态度强硬,暗示她不给钱就不归还手机,无奈之下支付了这笔费用。
女子乘网约车遗落手机,被司机索要150元报酬。图/当事人社交账号
随后,她把此次经历发布到网上,向网友询问“手机落网约车上,送回来要给150元是行规吗?”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认为,司机归还手机存在经济损失费和油费,150元换回价值几千元的手机不算贵。也有人表示,司机3公里车程索要150元不合理,对方还使用带有威胁性质的话语,其做法不应该。
司机捡到乘客手机后索要报酬是否合法合规,哪些费用属于合理范畴?对此,记者咨询了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谭敏涛律师。
谭敏涛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司机拾得手机后,有权要求乘客支付因归还手机产生的必要费用,如送还途中的油费、时间成本或误工费等。但若其索要的费用远超合理范围,或以此作为归还的前提条件,则违反了其作为拾得人的法定义务,属于不合规行为。
谭敏涛称,在该事件中,3公里距离所产生的交通成本和误工成本(如油费、时间成本)通常远低于150元。司机索要的费用明显高于其实际支出的必要费用,属于不合理的高额索要,涉嫌变相侵占乘客财物。
若乘客与司机因报酬金额产生分歧,司机拒绝归还手机时,乘客应如何维权?
谭敏涛表示,司机如果拒绝归还手机,属于“拒不返还”的行为,涉嫌侵占。乘客可以报警,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对司机进行批评教育或调解,督促其归还。此外,乘客还可以向平台投诉司机的不当行为,要求平台介入处理,平台有权对司机进行处罚。若手机价值较高,乘客还可提起法律诉讼维权。
九派新闻记者 黄巧文
编辑 付珊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