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小天才手表里藏着100个‘好友’,主页点赞破50万——这样一个账号能够卖到500元。”一块本该只用于定位、通话的“儿童安全手表”,如今却成为中小学生眼里的“社交硬通货”:加好友、冲点赞、买“靓号”、卖“高粉”账号……甚至衍生出代养号、刷赞、账号租赁等产业链。
北京市炜衡(广州)律师事务所蒋洁雯律师表示,小天才手表的点赞积分系统导致大批未成年人沉迷长时间使用、攀比,甚至形成“刷赞”的灰色产业,而该系统本身没有设置相关的干预或监管权限及措施,小天才有必要针对此情况对其积分兑换系统进行调整,针对漏洞与不足进行监测与管控。
DeepSeek对各个品牌的儿童手表作出以下评价:
儿童手表成为攀比工具?
据悉,现在儿童电话手表虽然屏蔽了微信、QQ等社交软件,但是真正吸引孩子的,是它特有的“轻触加好友”社交机制。孩子们只需碰一碰手表或输入ID,即可建立联系,形成一个家长视线之外的“私密社交空间”。
此前,小天才手表推出“主页圈”功能,具体功能可以理解为社交软件上的添加好友、互踩、点赞、皮肤等等,并由此衍生出相应的积分系统,积分的来源同样也是“主页圈”社交的一环。比如,好友间互发积分“红包”或是好友间互相点赞,手表内的炫彩头像框和空间装饰品可以用积分兑换。此外,小天才还会推出不同的等级徽章鼓励大家做任务获取,通过收集花样繁多的社交徽章,鼓励用户在手表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有使用小天才手表的用户表示,玩“主页圈”的人基本只有一个重要目的:加更多好友收集首页的赞。主页的点赞量代表着人气和圈内地位,个人主页的赞越多,那就越有面子。在表圈中,点赞超过50万的会被尊称为“大佬”。
12岁的学生翔翔(化名)透露,他最近以80元的价格售出了一个点赞量达24.2万的账号。这种点赞机制类似于早年的QQ空间人气值,数量越高,越能带来成就感和圈内认可。11级以下用户每日仅可点5个赞,11—20级可点10个,21级以上方可点20个。而每个账号每日最多接收3000赞。这种机制甚至催生了代运营、刷赞、账号租赁等业务,提供服务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洞悉游戏规则的“小商人”们。
“每天刷满3000个赞,也要连续近半年才能达到60万,”翔翔说。为了冲级,他曾在暑假期间每天花费4—6小时活跃在手表社交圈中。“这在我们‘圈’里很常见。”
“圈子”催生刷赞产业链
目前,电商平台上已经出现不少针对小天才“主页圈”的服务。比如,针对“点赞”内容,有商家推出“150元得1500赞”的服务。
电商平台上的相关店铺,还推出教人改长签名、更换背景和头像等服务。比如,“小天才改长名”收费15元,一张小天才敖丙“皮肤”更是高达130元,此外也有其他动漫因素的“皮肤”售价在几十元到100元不等。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还有不少“出账号”的帖子。一个主页有61万赞、“主页圈”3000赞的账号售卖416元;主页74万赞、“主页圈”698赞、权益卡84张的账号售卖420元;而一个主页125万赞、有网页“bot”的账号可卖上1200元的“高价”。
小天才“bot”是一种第三方工具,主要功能为自动刷赞、帮助用户快速提升主页点赞数、建群、抽取权益卡等。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出借、售卖“bot”的帖子,买一个“bot”需要80元,借用某一个功能只需要2—3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些电商平台上的相关店铺大都会在商品页上标注“本店商品只能用于家长作为孩子奖励机制购买,未成年人不售”等字样,但是在咨询和下单时,客服并没有就消费者的身份进行核实。
对于上述情况,蒋洁雯律师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小天才本身作为以未成年人为主要使用群体的通信、网络产品及服务提供者,不得提供诱导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另外,小天才也可以通过增加学校、家长共同监管渠道等,对于各种账号的异常现象予以多方管控与反馈,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产品与服务,形成良性的未成年人社交环境。
对于如何加强对“集赞”的管理,小天才手表客服表示,家长可以在App的“更多界面”下禁用“个人中心”。对于“小天才灰色产业链”的问题,小天才客服称,目前并不知道相关情况,会进行反馈。
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