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7万多元买辆次顶配SUV,内饰比20多万元的车还舒服,开着它跨省自驾一圈,相当于车钱和租车费都省了。”近日,合肥一位95后摄影工作者江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8月,他用一笔划算到让人意外的交易,成为了哪吒L的车主。
在哪吒汽车深陷经营风波、被不少人避之不及的时候,江先生却主动跨省提车,用80天行驶6000公里的实际体验,印证了“价格到位就有市场”的消费逻辑。
江先生与哪吒L的缘分始于去年5月,当时试驾完之后就对内饰、智能系统和零重力座椅十分心动,但14.99万元的裸车价让他犹豫了——哪吒汽车的经营稳定性再加上提车周期长,江先生最终选择了观望。
江先生的哪吒L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我一直盯着它的价格变动,想着如果二手车能到心理价位就入手。”今年,江先生在车友群里发现了转机:广西地区的哪吒L有大幅优惠,叠加当地1.3万元的置换补贴后,价格直接腰斩。一番计算下来,裸车价14.99万元的哪吒L 310闪充PRO版(次顶配),扣除4S店优惠和置换补贴,裸车仅需7.39万元。再加上3800元的全险,落地总价为7.77万元。
这个价格彻底打动了江先生,而他原本就计划去广西自驾,“得知有车源后,当晚就转了定金,省了租车费还能拥有一辆新车,太划算了”。
8月23日,江先生从合肥飞往广西提车,随后开启了为期10天的跨省自驾,一路开回合肥,这段旅程也成为了他买车故事里的独特注脚。
值得关注的是,江先生并非个例。眼下,因经营困难传出可能倒闭破产消息的“暴雷车”,如高合、极越、哪吒等车型,由于外观设计时尚、科技感十足、品质不错,加之近乎半价“甩卖”,正受到一部分消费者的追捧,一度成为热门产品。
“抄底”暴雷车,性价比是王道
花小钱办大事,正是消费者“抄底”暴雷车的初衷。
在入手哪吒L之前,江先生也曾考虑过同为“暴雷车”的极越。当时杭州地区有一批极越车型降价销售,低配版落地约13万元,且有领克汽车兜底售后,配件和服务看似更有保障。
但一番权衡后,他还是选择了哪吒L。“极越虽然档次稍高、有品牌兜底,但价格比哪吒贵了近一倍。”江先生坦言,自己换车频率较高,三年已经换了三辆新车,“花7万多元买哪吒,就算开几年再卖也亏不了多少;花13万元买极越,性价比就没那么突出了”。
这辆以7.7万元入手的哪吒L,对江先生来说,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笔划算的消费决策。“以前开油车每公里成本5至6角钱,现在电车只要1角钱,开10万公里就能回本,就算开三四年也值了。”他笑着说,未来如果其他车型遇到类似情况,只要价格合适,他依然会考虑“抄底”。
极越07 图片来源:极越汽车官网
和江先生类似,00后的小夏从重庆专程来到成都买了一辆“暴雷车”极越07。
说到选择暴雷车的原因,小夏直言:“极越‘倒闭’之前,这辆车和我无缘。我今年23岁,年轻人预算没那么充足,极越07也是贷款买的。要我买小米或者其他品牌,实力还是差了点。退而求其次,我从领克看到了深蓝、极狐、日产N7、东风奕派、智己等等,最后看上了极越07,十三四万元的价格,操控性、智能化以及用料内饰的质感都是非常高的。在这个价位内可以说完全没有对手,主打一个性价比。”
在小夏看来,电动汽车似乎成为了快消品,花小价钱“抄底”一辆暴雷车,却能享受所有功能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
“(极越)这车是真的好,突然闪崩真的太可惜了。我们很多车友都自发地在社交平台上推荐(极越),8月底,有车友一个人就卖出去4辆。”一位上海的极越车主告诉记者,她在极越“暴雷”前购入了极越01,“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现在新能源车上的前沿科技,我们已经超前体验了”。
极越07 图片来源:极越汽车官网
二手车商单车能赚5000元至8000元
实际上,除了年轻消费者,很多车商也在“抄底”暴雷车。
在哪吒、高合、威马等品牌陷入经营困境后,一批车商瞄准低价车源,通过“批量收车—短期租赁—二手转卖”的链路,在小众市场中赚得差价,而这些车大多最终流向了对价格更敏感的二三线城市消费者。
“30万元级的高合租4个月再转手,车商一辆车能赚1万多元;7万多元收的哪吒8万多元卖出,扣掉成本也有5000到8000元的利润。”曾任职多家主机厂、熟悉二手车流通市场的业内人士刘先生,揭秘了“暴雷车”的流通逻辑。
暴雷车的车源最初多集中在部分库存充足的经销商手中。据刘先生透露,高合陷入困境时,山东淄博、潍坊的两家经销商库存积压较多,这些车包括网约车、租赁公司退车以及试驾车。由于车企濒临破产,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座舱的OTA升级功能无法使用,车辆只能低价抛售。
“这些车先会卖给车队做经营性租赁,跑4个月左右再回收。”刘先生算了一笔账:以高合某车型为例,新车落地价约21万元,扣除各类补贴后不到20万元,车队以较低价格接手后按每天300公里的租赁标准,4个月能产生约6万元租金收益。随后车队解除租赁合同,退掉保险和相关手续,扣除成本后仍有2万多元利润,最后再将车批量转给二手车商。
二手车商提供的部分高合车型货源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二手车商接手后,会进一步压缩成本快速出手。“放着车每天都在亏仓储费,一个月一辆车的仓储成本至少400元,放两年根本扛不住,只能少亏点抛售。”刘先生表示,车商以7折左右的价格从经销商或车队收车,再以略高价格卖给个人消费者,单辆能赚5000到8000元。
汽车消费逻辑转向“性价比”“暴雷”车受追捧,也折射出汽车消费趋势已悄然改变——品牌的影响力开始逐渐减弱,产品价值、性价比更能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图片来源:高合汽车官网
“我们看到前期有一些车企竞争状态不太好、出现了近乎倒闭的情况,比如威马、爱驰、高合等很多车型都在做网约车,从使用情况来说基本不坏,所以性价比相对较高。”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崔东树认为,品牌导向的确会逐步弱化,产品性价比和功能体验更加重要。“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车辆的可靠性越来越不是消费者考虑的重点,车辆的功能、放心程度也越来越有把握。未来的竞争要不就在性价比,要不就在功能、驾驶体验的提升方面。”崔东树说。
“暴雷车”之所以价格诱人,核心是车辆本身的产品力并未大幅缩水。“新势力车企的用料其实不错,按现在的新车价格买不到同等配置。”刘先生解释,这些车的问题多集中在智能系统无法升级、没有官方保修,但核心的驾驶功能不受影响,对于不关注智能化、只看重实用属性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十足。
“别人坐上来都不信这是7万多元的车,内饰和配置都超出预期。”提车至今约50天,江先生已经开了6000多公里,哪吒L的实用性让他赞不绝口:操控平顺、加速动力足,软质沙发内饰和零重力座椅能缓解长途驾驶的疲惫,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功能更是提升了舒适度。
江先生的哪吒L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也有声音认为,“暴雷”车之所以热销,也反映出在大环境影响下汽车消费降级的趋势。实际上,随着车市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在逐步降低,购车价格普遍下滑。
“从销售均价来看,近两年实际上是出现了逐步下降的态势。同时,高端的一些产品如增程式的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而小型电动车实现了超强增长,A级、A0级、A00级的销量都出现了较好增长。”崔东树表示。
“真香”背后的潜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真香”的背后其实也暗藏风险,例如车企一旦倒闭后,车辆质保、售后维修等都可能遭遇困难,此外还将面临服务器关闭、车机断网等问题。
江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买车经历分享到社交平台后产生了不少争议。有人质疑是广告,有人嘲讽“暴雷车就是废铁”,还有人担心后续配件天价、车机崩了开不了。
对此,江先生坦言:“我确实担心过软件故障导致手机打不开车门,所以配了三把钥匙,分别放在公司、家里和身上,保险起见。”但他并不认同“废铁论”——“车能正常出厂质量就有基本保障,我在多个车友群潜伏很久,哪吒L的口碑很好,出问题的只是少数,而且都是能解决的小问题”。
不过,在实际用车中,的确存在售后维修困难等问题。例如,极越车型的售后虽然由领克品牌接管,但仍有部分零部件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有极越07车主向记者表示,前保险杠等了快半年还没有到货。此前,领克品牌内部人员也向记者透露,尽管全面接管了极越的车辆售后,但受制于极越未完全开放权限,部分检测无法正常进行。
对于“抄底”暴雷车的潜在风险,上海七方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睿向记者表示:“首先是交易过户的风险,因为车企如果破产了,部分车辆可能存在抵押或司法查封,若购买了这种情形车辆,后续将影响车辆交易过户。其次,三包承诺难以实现,若车辆需要更换配件或维修,可能需要通过第三方配件厂或维修厂采购,这将可能导致成本增加。此外,一旦车辆有质量问题,维权会比较困难。”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