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毕马威发布2025年四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表示,展望四季度,在中美经贸局势缓和、宏观政策提振内需的背景下,以投资为代表的内需表现有望迎来修复,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在产出方面,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展望下一阶段,内需回升将带动生产修复。伴随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投放与使用,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需求回升,相关投资所需设备器具、上游建材等产品有望迎来新一轮生产扩张。另外,10月底以来中美经贸紧张局势缓和,将重新提振企业生产意愿。
在消费方面,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4.5%,其中,三季度社零同比增长3.5%。值得注意的是,服务消费表现维持较强韧性,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5.2%,好于商品零售的4.6%。此外,新型消费业态蓬勃发展,数字消费增长强劲,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展望四季度,在线上“双十一”“双十二”等促销活动与线下中秋国庆等假期消费的共同提振下,消费市场仍有一定支撑。预计服务消费仍是四季度消费增长的重要拉动力。1—10月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5.3%,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在投资方面,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较上半年放缓,展望下一阶段,中美经贸局势缓和以及财政推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制造业投资表现有望在四季度迎来修复。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基建投资与房地产投资也将逐步回升,步入新稳态。
在出口方面,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出口累计同比增长达到6.1%,较上半年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我国积极开拓非美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非美市场出口同比增长12.6%,拉动总出口增速10.7个百分点。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出口增长仍保持稳定,达5.5%,较9月提升0.2个百分点。展望四季度,随着10月底中美经贸磋商就双方关税政策及管制措施达成多项共识,有望推动我国外贸环境边际改善。预计四季度海外传统消费旺季将提振季节性外贸需求,叠加我国在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出口总量有望保持一定韧性。
在财政政策方面,报告显示,今年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持续修复,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0.5%,高于年初预算增速。三季度财政支出力度克制,且政策重心聚焦保民生、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展望下一阶段,预计四季度基建投资将迎来修复。一方面,政府对基建投资态度转向积极。财政部专门划出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反映在三季度以来基建增速大幅放缓背景下政策的积极调整。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助力基建投资扩容。新增的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除了用于支持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投资,还可用于支持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更新领域基建项目。
在货币政策方面,报告显示,央行通过国债买卖与买断式逆回购、MLF加量操作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配合,实现短中长期流动性精准投放,有助于支持政府债顺利发行,拓展银行信贷投放能力。预计四季度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但降准降息等总量型工具空间可能有限,更多将以结构性工具为主导。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服务消费与养老、稳定外贸五大领域,通过“额度扩容+利率下调+范围拓展”组合拳,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同时推动工具创新与财政、产业政策协同,提升政策传导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