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间,就差一个置顶星标
对于部分人来说,法律学习是晦涩朦胧的,会让人对其心生困惑乃至畏惧。而上海人民出版社于日前出版的《英国法入门》一书,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一过程中的神秘。它将带领任何对英国法律感兴趣的读者踏上一段沉浸式法律研习之旅。漫步于各部门法的关键法律争点之间,《英国法入门》以充满人文关怀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当代里程碑案例为基石,巧妙地揭开法律的神秘面纱,引导读者认识英国法律体系、法律推理、批判性思维与论证技巧。《英国法入门》不仅是初涉法律之门者的绝佳指南,亦能给离开校园多年的专业人士带来全新的思辨体验。
《英国法入门》
[英]凯瑟琳·巴纳德、珍妮特·奥沙利文、格雷厄姆·维尔戈 编
李红海等 译
定价:6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5.10
01
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法律研究范围甚广,涉及大量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
法律是一种基于逻辑、先例和判决的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此外,最重要的是,法律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
02
为什么要通过本书学习法律?
法律关注日常事务,其推理往往不过是诉诸常识而已。然而对于旁观者而言,要想理解法律家讨论的内容并非易事,正如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在近三百年前观察到的那样,“(法律有)自成一派的行话和术语,普通人无法理解”。这可能令旁观者心生困惑乃至畏惧,而本书最大的价值之一就是消解了这一过程中的神秘之处,揭开了法律研究晦涩朦胧的面纱,切实解释了法律研究的真正意义。
(以上引自本书序言,略有改动)
03
本书要探索的问题
法律是什么?法律如何发展?法官如何解释法律?为什么要这样解释?
本书通过考察七个典型案例来完成这一探索,案例分别取自刑法、合同法、侵权法、土地法、衡平法、宪法和欧盟法。在分析这七个案例时,作者考察了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不同法院法官采取的法律推理过程,以及具体的法律领域与社会、政治、哲学、伦理和经济领域之间的关系。
法学研究无疑是学术导向的,但它也能引人深思、激起讨论、深入现实,并且往往是富有趣味的。而讨论案例的方式就像报纸杂志、新闻网站撰写名人“日常生活”专栏一样。虽然这些案例的当事人大多是经历着生活变故的普通人,但其所涉及的议题的影响力都远超当事人本身。
本书作者也提到,书中“有一些令人痛苦的内容,尤其是第一章和第九章中关于强奸的讨论。关于是否要收录这些内容,我们艰难地考虑了很久,最终认为这是绝大多数法学院中刑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法学生应该了解的重要议题。很遗憾,有时候律师和法学生必须面对这种难以处理、令人沮丧的议题”。
(以上引自本书前言,略有改动)
04
为什么适合中国读者阅读
本书对我们这个成文法国家的法律家、大学法学院的法律学生也是相当有用的。为什么这么说?
除第一章和最后的结论部分外,本书的第二至八章每章都涉及一个部门法领域,且都是以一个案例为核心展开的。所以它不是为了系统地介绍每个部门法的理论、规范体系,而是给你展示如何解决某个领域的纠纷。这就非常地普通法了:不是从任何先在的理论和体系出发,而是从案件出发,厘清其事实,归纳其核心问题和争点,援引制定法和判例来支持自己围绕争点所提出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直至最终解决争议。
这个貌似简单的过程,其中却暗含相当多的法律技艺。比如,如何基于案件事实尽快总结出案件的核心争点?这个核心争点又如何分裂为几个(或是几个阶段的)小争点?如何解释制定法的条文(经常是其中的某个核心术语或概念)?如何归纳先例中的判决理由(即普通法规则)?或者如书中多处提到并强调的,对于先例中的规则,究竟是适用之,还是区别(因此不适用)之?而这又会不可避免地涉及法律政策,甚至是法律之外的道德、伦理、宗教等价值考量;涉及对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保守主义和自由裁量、法律的可预测和个案公平之间的平衡。
而在普通法这里,这些技艺的重要性,可能要远远超过所谓的实体性规范和理论体系;部分是因为,理论、规范体系你听别人讲解甚至自己看书就可以明白得差不多,而司法技艺则必须由你自己在千百个判例中亲身体验方能习得。而你一旦习得了后者,那项理论和规范也就更容易掌握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此事要躬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书并不是专门讨论这些技艺的,但它在讨论各个案例时却展示了这些技艺(也许这才是实践理性正确的打开方式);而且它还在第一章和结论部分继续对这些“法律规范之外”的东西进行了归纳和阐述——但这些却很少为成文法国家的法律教育所触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不仅对即将选择专业的高中毕业生及其父母有用,而且对我们大学法学院中想要了解和理解普通法的师生、法律实务者来说,也是极有助益的!
(以上引自本书译者序,略有改动)
左中括号
编者简介
左中括号
凯瑟琳·巴纳德(Catherine Barnard)
欧盟法与劳动法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师,剑桥大学皮尔金顿教学奖获得者。
珍妮特·奥沙利文(Janet O'Sullivan)
法学高级讲师,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院师兼副院长,剑桥大学皮尔金顿教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维尔戈(Graham Virgo)
英国私法教授,荣誉王室法律顾问,剑桥大学唐宁学院院师,剑桥大学皮尔金顿教学奖获得者。
左中括号
译者简介
左中括号
李红海
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英国法。著有《普通法的历史解读》《普通法的司法解读》《英国普通法导论》,译著包括《英格兰宪政史》《英国普通法的诞生》《英格兰律师职业的起源》等。
左中括号
目录
左中括号
译者序/1
序言/1
前言/1
致谢/1
撰稿人名单/1
第一章 法律导论/1
开始思考法律/1
工具/4
法律方法/17
解释/21
想象/25
概括/27
支持规则的政策/29
最后一个例子/30
结论/32
第二章 刑法/34
犯罪构成要件/34
应受刑罚处罚的原因/35
特定行为被视为刑事违法的原因/36
布朗案的事实/37
构成犯罪的关键/37
布朗案中的争点/39
判决的适用/42
法官的异议/45
争鸣:自主原则与福利原则/46
后续事件:动机与风险/47
人权/50
法律改革/50
结论/52
第三章 合同法/54
导论/54
合同救济的一些关键点/55
案情简介/58
上议院判决的详细情况/67
鲁克斯利案之后发生了什么?/71
如果承包商通过违约节省了资金,该怎么办?/72
结论/77
第四章 侵权法/79
最为知名的侵权案例/81
“义务”问题/82
损害类型/83
损害与损失/83
纯粹经济损失的追偿/84
麦克法兰案中的应用/85
公平、公正和合理/86
麦克法兰案中给出的理由/86
斯泰恩勋爵的陈述/87
分配正义/87
精神损害/88
对第三方的影响/88
侵权法的威慑作用/89
威慑与赔偿/89
两个案例/90
制定法与法官法/91
麦克法兰案的影响/92
损害与权利侵犯/93
各国有关意外婴儿的案例/94
结论/95
第五章 土地法/97
导论/97
财产权问题/98
案例(乔卡尔诉乔卡尔案)/99
结论/112
第六章 衡平和信托/115
什么是衡平法?/116
衡平法的贡献/118
信托的类型/119
福斯克特诉麦基翁案的事实/120
可能的解决方案/121
对规则和原则的确认和应用/122
结论/131
第七章 宪法/134
序言/134
米勒二号案/138
结论/150
第八章 欧盟法、英国脱欧与国际贸易/154
世界贸易体系/156
第戎黑醋栗酒案/161
英国脱欧/172
结论/175
第九章 总结:对一些线索的串联/179
后记/195
索引/198
译者简介及分工/232
《澳大利亚法律体系》
[澳] 凯兰·哈迪 著
张玉洁 译
定价:85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3.03
什么是“法治”?法律是如何制定的?澳大利亚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能否平等地为所有澳大利亚公民实现正义?本书简明、易懂、时新,是全面了解澳大利亚法律和政府体系的重要指南。作者着眼于政治和媒体在在塑造法律方面所起的作用,描述了自由主义、分权和联邦制等建国原则。作者通过刑事犯罪、警察权力、量刑和处罚等问题诠释了澳大利亚的刑事司法系统,尤其集中介绍了原住民及相关法律情况。本书最后对网络犯罪和反恐立法的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试图据此呈现澳大利亚法律改革的进程。本书的每一章都配有实例、章节总结、复习问题和关键术语表。
《推开美国法律之门》
[美] 杰·M.费曼 著
张玉洁 译
定价:10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0.08
本书是美国最畅销的法律普及类读物之一,是美国法入门小百科。全书以101个问题的形式,以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方式对美国法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其各个章节涉及了美国法科学生一年级所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宪法、诉讼法、刑法、财产法和合同法等等;书中还引用了许多著名的案例来阐述美国独特的司法运作过程,进行了精彩的法律分析和逻辑推理,并且在适当的位置对易混淆的法律术语予以解释和辨析。尽管本书所涉内容十分庞杂,但是作者依然给予了十分清晰易读的呈现,无论是对于想要简单了解美国法律制度的普通公民,还是对于想要深入研究这一制度和体系的法律人,都十分有益。
《美国法律体系》
[美] 艾伦·法恩思沃斯 著
李明倩 译
定价:60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8.07
本书是全面介绍美国法律的著作。内容不仅涵盖美国的实体法和程序法,而且介绍了美国的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判例法分析方法;不仅全面剖析了美国联邦和州的法律制度,而且深入到美国法律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学界的争议。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
上海《理财周刊》社有限公司
以专业学术打造品牌
以社会责任引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