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贵阳市息烽县温泉镇安龙村范弯组的村民甘先生向“天眼问政”栏目组反映称:其居住区域周边有一块多户人家共用的院坝,原用途为日常通行、晾晒粮食等作用。如今,该区域在未征求周边住户同意的情况下,部分区域被他人违规修建杂物池,严重影响周边人居环境,希望职能部门进行核实处置。
甘先生提供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
“目前来说,该区域内部主要堆放了部分石头、土渣、木材等各类杂物,不仅堵塞了院坝原有的通畅区域,也改变了该公共院坝的原有功能。”11月11日,甘先生告诉记者,该杂物池后方还有一个牛棚,正对该公共院坝区域,长此以往,容易滋生大量蚊蝇,且距离其住宅仅约5米远,对采光出行、卫生环境等均有影响。
杂物池建设期间,村支书(绿衣)曾来现场查看情况(甘先生提供)
甘先生表示,此前就相关问题,他曾多次向属地政府及村委会反映,但每次组织调解都是对方拒不整改,导致不欢而散。如今,其诉求是请相关部门核实公用院坝的土地性质,是否可以随意进行违建,如没有合法手续,希望能够及时拆除,还周边村民一个良好的生活出行环境。
杂物池建设中(甘先生提供)
针对甘先生反映的疑似违建问题,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息烽县温泉镇人民政府进行核实。
现场核实查看杂物池情况(属地政府提供)
接报工作人员反馈称,经多渠道核实,甘先生反映的公用院坝,实为村民甘某某、村民邓某某、村民刘某某等6人共用院坝,总面积为148.8㎡。同时,其反映的杂物池系村民邓某委托原村民邓某某修建,位置位于村民邓某某宅基地旁旧院坝,上述邓姓人员均为亲属关系。
村民邓某某宅基地《土地登记卡》(属地政府提供)
“经现场核实,该池子面积约25㎡,不属于建筑物,仅用于堆放木柴、农用器具等物品,未堆放有明显散发异味垃圾。”接报工作人员补充道,针对甘先生反映影响正常生活问题该镇高度重视,下一步,将持续关注的同时,也会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处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龙
编辑 孙远铭
二审 刘娟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