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以色列拿下加沙拉法,哈马斯不投降,三方调解陷死局?
创始人
2025-11-14 13:46:43
0

2025年10月,以色列正式控制了加沙地带的大拉法地区,该区域临近埃及边境,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的成员仍隐藏在当地的地下隧道中,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尽管以色列在10月10日的停火协议生效后,已经撤至加沙内部的“黄线”后方,但哈马斯却明确表示拒绝投降,并且甚至威胁要“打破停火”。加沙的局势因此再次发生变化,埃及、卡塔尔、美国等调解方的努力也陷入了僵局。

哈马斯的强硬立场与调解方案的停滞

哈马斯对目前困局的态度非常坚决,不仅拒绝投降,还将解决问题的责任推给了调解各方。哈马斯的武装分支卡桑旅公开表示:“敌人必须清楚,‘投降’二字绝不会出现在我们的字典里。”这种强硬态度使得调解方提出的方案难以推进。据路透社2025年10月17日的消息,埃及作为主要调解方,曾为拉法地区约200名哈马斯战斗人员制定了一项处置方案。根据该方案,若这些人员放下武器并向埃及移交武器,且提供地下隧道的信息以配合摧毁行动,他们可以获得安全通行资格,前往加沙的其他区域。美国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也表示,这一协议可以作为“全面解除哈马斯在加沙武装的测试性步骤”,原本是一个缓和局势的重要契机。

然而,这一方案并未取得实际进展。哈马斯拒绝放下武器,因为这样做意味着失去谈判的筹码。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硬抗”的策略让拉法地区的平民陷入了更为危险的境地。隧道周围的零星冲突随时可能升级,而平民往往是最先遭殃的群体。虽然调解方的方案本身具有妥协空间,但并未充分考虑哈马斯对“武装存在”的强烈执念,双方的诉求差距过大,导致该方案最终搁浅。

停火后的冲突

2025年10月10日12时停火协议生效后,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周边的平静并未持续多久。10月19日,就发生了针对以色列军队的袭击事件,造成三名以色列士兵死亡,成为停火以来最严重的暴力事件。以色列方面立即将责任归咎于哈马斯,但哈马斯否认了参与。随后,以色列展开了报复行动,10月19日向加沙地带投放了153吨炸弹,导致数十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原本脆弱的停火局势险些彻底破裂。

从事件的发展来看,这种“袭击—报复”的循环,实际上是双方长期积怨的必然结果。以色列认为哈马斯必须对所有针对以色列军队的袭击负责,因为哈马斯在加沙地区有很强的影响力。哈马斯否认参与其中,可能是因为这次袭击并非他们直接所为,也可能是不想承担破坏停火协议的责任。无论真相如何,最终受苦的都是无辜的普通民众。以色列的报复行动难免会波及无辜的巴勒斯坦人,这反过来又引发了更多的不满,甚至可能激发新的对抗情绪,形成“仇恨—冲突—更多仇恨”的恶性循环。

停火协议原本是给双方一个喘息的机会,但零星冲突的爆发,让这种喘息变成了更加紧张的对峙。调解方如果想要推动局势降温,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打破这种循环。

区域分割与遗体移交

以色列10月11日撤至加沙“黄线”后方的举措,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原本的巴勒斯坦实际控制区被分割成了以色列占领区和哈马斯控制区两部分,这使得区域的管理变得异常复杂。这种分割不仅让民众的通行和生活受到影响,还让双方在领土控制上产生了更为尖锐的矛盾。即使日后达成新协议,如何整合这些分割区域也将是一个难题。

与此同时,哈马斯移交以色列人遗体的计划也引起了广泛关注。2025年10月26日,哈马斯曾计划将哈达尔·戈尔丁的遗体交还给以色列,但由于以色列的空袭,这一计划被推迟。戈尔丁的遗体被哈马斯藏匿在地下隧道中,至今已过去11年。根据以色列政府的介绍,戈尔丁在2014年的加沙战争中丧生,当时停火协议才刚刚生效数小时,哈马斯武装人员便将其遗体拖入隧道。

虽然遗体移交本应是缓解双方紧张关系的一个小突破,但从整体局势来看,这一行动并未带来实质性的缓和。以色列依然控制着拉法,哈马斯依旧拒绝投降,双方在核心诉求上没有做出任何让步。不过,这一涉及人道主义的互动或许能为后续的调解提供一些机会,关键在于调解方是否能够抓住这一机会,推动双方展开更深入的沟通。

调解方的困境

在这场自2023年10月7日爆发、持续两年多的巴以冲突中,美国、埃及、卡塔尔一直是主要的调解方。然而,从当前局势来看,三方的调解效果并不理想。美国是以色列的重要盟友,虽然支持埃及提出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处置方案,但却难以说服以色列在领土管控上做出让步。埃及作为加沙的邻国,对拉法地区的局势有直接关切,但其方案并未充分考虑到哈马斯的核心诉求,因此难以得到哈马斯的认可。卡塔尔则在双方之间充当了信息传递的角色,但缺乏足够的影响力来推动双方达成共识。

从调解过程来看,三方的协调存在较大分歧。美国更关注“解除哈马斯武装”,埃及则关注“区域稳定”,卡塔尔则希望“避免平民伤亡”,各自侧重点不同,导致调解方案缺乏连贯性。此外,三方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迫使以色列或哈马斯做出妥协:以色列在军事和领土上占据优势,有美国的支持,不愿轻易让步;而哈马斯则依靠地下隧道和民众的支持,具备“硬抗”的底气。在这种情况下,调解方的努力往往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难以真正突破僵局。

结语

2025年10月,以色列控制加沙拉法地区后,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形成的僵持局面,揭示了巴以冲突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哈马斯的拒降、停火下的零星冲突、区域分割带来的管控问题,以及调解方的困境,构成了当前加沙局势的关键因素。未来局势能否得到缓解,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愿意在核心诉求上做出妥协。以色列需要考虑到巴勒斯坦民众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哈马斯也需要面对“解除武装”的现实压力。调解方则要加强协调,制定更为全面、平衡的方案,既要避免平民伤亡,又要推动区域稳定。如果双方继续“硬抗”,调解方依然无法形成有效合力,加沙局势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最终受影响的仍是无辜的民众。如何在保障双方核心利益的基础上,找到和平共处的平衡点,依然是巴以双方与调解方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当“双11”遇上“HR优+”,... 11月11日,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区残疾人联合会举办“HR优+”人力资源政策赋能讲堂,聚焦...
乌军用“火烈鸟”巡航导弹击中俄... 当地时间11月13日,乌克兰军方发布视频显示,乌军连续发射5枚“火烈鸟”远程巡航导弹打击俄罗斯奥廖尔...
神二十乘组启程回家,这次“换乘...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4日11时14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空间...
原创 虾... 上海“绿捷食安事件”终于迎来官方调查结果!绿捷公司给学校供的虾仁里查出丽蝇幼体,还长期瞒报食材质量问...
外国高端人才(A类)来华工作便... Toattract top global talents, China has introduced...
上海通报“绿捷食安事件”:已查... 9月15日有市民反映,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供应本市部分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存在问题。事件发生后,...
出于善意互助搭载村民出事故,检... 好心搭载同村村民,却意外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伤,检察机关依法对被告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11月13日,...
常见观赏鸟可以随意买卖?这些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常见观赏鸟可以随意买卖,购买鸟蛋、幼鸟不违法等等。今...
政策解读接地气 实干笃行兴乡村 近日,宣威落水镇落水村村委会议室座无虚席,省残联驻宣威落水村工作队为全村党员、村民代表带来了一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