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官司能不能100%赢?”
“我要你给个准话,保证一定把他送进去”
“不保证结果凭什么收钱?”
“我亲戚说网上查法条就能打官司!”
……
当焦虑的当事人反复追问律师上述问题时,律师无奈,我们只能反复提示风险和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但绝对不能承诺结果。于是当事人更加困惑了,这都做不到,那我找你们还有什么用?
这种困惑恰如以下质疑:
“名师不能保证学生被985名校录取,为什么还要参加天价补习班?”
“既然无法保证结婚就锁死不再离婚,那结婚干什么,为了离婚吗?”
“医生无法保证患者身体治愈,为何还要去医院就医做手术?”
……
为什么律师不能承诺结果?既然无法承诺结果,为什么打官司还必须找律师?
今天聊聊这两个话题,我们需要理解司法活动的运行规律、穿透法律服务的本质去看待。
一、律师为什么不能承诺“包赢”等结果
1、法律明令禁止律师承诺结果:提示风险,不得承诺
下列制度设计是对律师职业伦理的刚性约束,承诺结果容易滋生虚假承诺、违规收费等乱象,不仅会影响法律的公正实施,还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律师承办业务,应当告知委托人该委托事项办理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不得用明示或者暗示方式对办理结果向委托人作出不当承诺。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第七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律师执业不正当竞争行为:(五)就法律服务结果或者诉讼结果作出虚假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四十七条
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下的处罚:
(二)以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的;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律师法》第四十七条第二项规定的律师“以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的”违法行为:
(一)以误导、利诱、威胁或者作虚假承诺等方式承揽业务的。
2、法律不是数学题,代入公式就可以得到答案,具体适用充满变量
法律并非静态的、绝对的条文堆砌,而是动态适用于千变万化的现实情境。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两个绝对一模一样、能确保得出同一个结论的案件。
而且任何诉讼都涉及举证责任分配、证据效力认定、法官自由心证乃至地域司法惯例等等不可控变量,即便是证据确凿的“铁案”,也可能因突发新证据或政策调整产生变数。
以民事侵权纠纷为例,看似简单的人身损害赔偿,受伤过程可能涉及多方责任主体,现场监控缺失、证人记忆模糊、医学鉴定存在争议等问题,最终赔偿数额与责任归属难以在诉讼刚开始就精准预判。
比如一起民间借贷案件,借条证据看似扎实必赢,实则输掉官司:
在普通人眼里的借条:白纸黑字写着“欠款50万”,约定月息2%,转账记录完整;
但是在律师眼里:❌最后一次催款短信距今4年1个月(超过3年诉讼时效)、❌主张的利息总额超过本金2倍(显失公平,违反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结局是法院驳回全部诉讼请求。
3、维护司法公正形象
一旦律师轻易承诺结果,法庭之上容易滋生乱象。
一方面,部分律师为兑现诺言,可能在证据收集、庭审辩论中剑走偏锋,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法官判断,如教唆当事人伪造证据、向法庭虚假陈述,严重侵蚀司法公信力;
另一方面,若当事人轻信承诺,败诉后对司法公正产生极端怀疑,认为司法体系被操控、法官不公,进而引发缠讼、闹访,冲击正常司法秩序,使民众对法治信仰根基动摇。
二、打官司找律师的价值所在
1、在信息不对称的法律对抗中,律师提供专业服务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当事人面对法律纠纷常茫然无措,往往囿于自身立场与专业局限,不知何处下手,也不知如何起诉、应诉,更不知哪些材料可成有力证据、如何合法获取证据、怎样整理证据形成严密逻辑闭环……
此时专业律师的介入,在实体层面比如证据的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审查、请求权基础、诉讼时效的计算、举证策略等;程序正义层面比如立案管辖、财产保全、举证质证等……通过专业的服务和精准的法律操作能有效帮助当事人处理法律纠纷,以期实现良好的法律效果。
比如在劳动纠纷中,员工遭遇非法辞退,可能仅着眼于离职通知,而律师能深挖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工作邮件往来、同事证言等多元证据,构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完整证据链,成功让劳动者提高获赔金额。
2、结果不确定中的过程确定价值—将法律风险最小化,当事人利益最大化
就像健身教练制定训练计划不能保证减重20斤,但能科学提升健康指数;ISO9001认证不保证产品质量绝对合格,但能系统性降低次品率……律师服务本质是通过专业服务降低法律风险,最大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一起某上市公司证券欺诈案件为例,律师团队通过构建多层次抗辩体系,虽然未能完全免责,但将赔偿金额从证监会建议的5亿元压减至1.2亿元。
3、实现诉辩之间的平衡
律师的存在还有助于实现诉辩之间的平衡,推动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参与诉讼活动,监督公检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确保法律得到公正、公平的实施。
同时,律师还通过提供法律援助等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法律帮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面对当事人追问的灵魂回答
“天气预报都不保证100%准确,但明天台风登陆,你敢不加固门窗?”
“重点中学名师也不能保证包上清北,但你就不参加培训辅导了吗?”
“医生不能保证手术绝对成功,你就不接受治疗了吗?”
……
越是拍胸脯说“稳赢”的律师,越可能是个坑,比如某些网推所的宣传,后期投诉率极高;越是把风险说到你后背发凉的律师,才值得托付。
律师提供的不是结果承诺,而是过程理性,通过专业服务降低法律风险,最大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正如患者不会因医生不能保证治愈而拒绝就医,当事人也不应因结果不确定性否定律师价值。
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你遇到过的“承诺包赢”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