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杜光然
据问政江苏报道,无锡市民钱先生反映,自己在宜兴开车时嘴里叼了一支牙线棒,被摄像头拍下后收到了警告处罚通知,违法行为是“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钱先生希望交警部门仔细核实,撤销对其警告处罚,消除影响。
钱先生对媒体说,事发8月份,他驾车途中觉得无聊,便将一支牙线棒叼在嘴里。他很疑惑,从抓拍照片来看,他的驾驶姿势规范。“我双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既没分散注意力,也没影响操作。”
对于开车时叼牙线棒是否违法,此前省市交警部门给出的答复截然不同。宜兴市交通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说,即使交通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开车时叼牙线仍然妨碍正常交通,违反交通法。江苏省交通事故报警热线工作人员认为,手没离开方向盘,正常驾驶的话,叼牙线棒不算违法。
11月12日,极目新闻记者咨询了无锡交管12123,接线员表示,上述情况有可能会被处罚。“宜兴那边好像年初已经(这样)操作了,就是叼牙线棒会被拍。开车时建议(驾驶员)专心开车。”
随后,记者致电宜兴警方和江苏其他地市的12123了解情况,未得到明确回复。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若驾驶员仅有嘴叼牙线棒的单一动作,不能简单被认定为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执法虽有自由裁量的空间,但是执法要严谨审慎。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保全告诉记者,从法律角度分析,驾驶员在开车时嘴里叼牙线棒是否违法,关键在于该行为是否构成“妨碍安全驾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但并未具体列举“叼牙线棒”是否属于此类行为,开车叼牙线棒是否违法并无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交警部门在实际执法中,通常以行为是否分散注意力、影响操作作为判断标准。当事人钱先生称自己双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驾驶姿势规范,并未因叼牙线棒而分心或影响操作。但也有观点认为,叼牙线棒可能在突发情况下影响反应速度或操作稳定性,如牙线棒掉落、口腔动作干扰注意力等,因此存在潜在风险,可被视为妨碍安全驾驶。
杨保全认为,这个情节轻微,没有其他证据显示这个行为有影响驾驶的行为,所以他个人意见倾向于不应该认定违法。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