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办公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行为最让人“头疼”?又有哪些破解之法?11月11日,黄浦区“楼宇文明开放麦”来到“三会”制度发源地五里桥街道,大家一起谈文明解难题。
“作为一名外卖小哥,我在楼宇间匆匆奔跑,首要感受是标识不清楚,其次是不方便。”来自某平台的外卖小哥的一番话,引起了现场很多楼宇上班族的共鸣。作为黄浦区中央科创区的承载街道,五里桥街道滨江区域汇聚了一大批高端楼宇,企业员工众多,需求呈现多样化。为此,“楼宇文明开放麦”首先将讨论的焦点聚集到商务楼宇,“作为物业方,我们也是花了很大精力去疏导,但是还是会出现不文明现象,比如外卖小哥为了抄近路,踩踏了花坛绿化,随意乱停车,造成了环境混乱。”楼宇物业代表也表达了他的担忧。
这场“文明开放麦”很多问题都比较尖锐,诸如,吸烟区弥漫烟雾,如何平衡不同人群的利益?这些问题被汇总聚集,围绕“外卖管理”和“吸烟管理”两大主题,现场展开一场“头脑风暴”,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让每一种诉求都被看见,让每一种困难都被理解。在“听证会”后,“协调会”随即展开,直面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文明公约‘共创工作坊’就是一个方法,我们准备试点,外卖小哥和楼宇管理双轨运行,但是必须有个约定。”物业代表建议可以实行自治管理,划定专属区域,固定点位和通道,避免影响楼宇上班族进出,此外还可以加强标识引导,有效解决快递人员的效率问题。针对外卖配送,提出“错峰配送引导”“设置临时存放点”“优化楼内动线”等方案;针对吸烟管理,则建议“明确标识吸烟区位置”“加强文明吸烟宣传”“设置烟蒂收集装置”等。
“这些建议和方法很好。”快递小哥也表示,“既考虑了效率也顾及了安全,可以试试”。结合代表发言,一份文明公约呼之欲出。活动现场,社区“评议员”从“可行性”“有效性”“公平性”这三个维度,为草案打分,共同见证了从“听”到“商”再到“评”的基层民主协商全过程。
“大家不是旁观者,而是真正的参与者、建设者。这份公约草案凝聚了大家的共识,体现了多元共治的力量”,五里桥街道表示,下一步,街道和楼宇共治联盟将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完善这份公约,并推动它尽快落地实施,让楼宇真正成为文明的港湾。
记者 / 高磊
编辑 / 李伽钵
图片 / 高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