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正式实施,国内黄金市场的监管框架与发展格局正悄然重塑。在多位市场分析人士看来,新政对于黄金市场影响深远,标志着国内黄金市场税收治理进入精细化、分类管理的新阶段,核心在于通过“用途定性、分类管理”的全新框架,堵住税收套利空间,引导黄金资源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黄金行业将迎“洗牌期”
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公告》规定,对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免征增值税。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区别标准黄金的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分别按规定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以及免征增值税、买入方按照6%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政策。该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
新政实施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黄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42号)中部分条款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黄金期货交易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5号)同步废止。
对于此次新政,金瑞期货相关人士分析,此次税收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其出台有着明确的宏观背景和深层次目的。旨在应对当前“购金热”持续的环境下,原有的征管方式对税务监管带来的巨大压力。此前,部分不法分子利用黄金交易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机制的漏洞,逃避增值税缴纳,进行“税收套利”。因此,新政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对黄金交易的精细化管理和穿透式监管,明确区分黄金的商品和金融属性,有效堵塞层出不穷的“税收套利”等漏洞。
中信建投相关人士表示,此次税收政策改革通过提高非交易所渠道流通的合规成本,实质性引导黄金交易集中至上金所、上期所等官方平台,强化对交易数据的收集、资金流的监控以及票据流的可追溯。这一平台集中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黄金市场的透明度、标准化程度与监管效率,为中国官方交易平台在全球黄金市场中争取更高层级的话语权创造现实路径。
也有相关人士分析,对于黄金珠宝行业而言,短期可能有阵痛,长期行业将更健康,头部品牌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另外,如果黄金税收新政导致黄金原料价格波动,将带来金饰成本随之调整的间接影响。例如,如果投资性黄金需求向交易所集中,非交易所黄金原料供给减少,则可能推高金饰生产成本,间接影响终端售价。因此,本次税改的影响覆盖了黄金从交易所会员单位流向终端消费者的全链条税负结构,无论是中间流通环节的企业,还是最终的消费者,都将感受到税负调整带来的变化。
11月11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从多家品牌金店了解到,不少黄金品牌的足金首饰价格较前一日明显上涨。其中,中国黄金足金999价格为1265元/克,周生生、周大福、六福珠宝足金饰品价格均为1308元/克,老庙黄金、老凤祥的足金饰品的克价则达到1310元。
多银行调整积存金业务
新规之下,多家商业银行陆续对其积存金业务进行了调整并提示风险。
11月3日上午,工商银行紧急发布公告称,受宏观政策影响,根据该行风险管理要求,自当日起,该行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提取实物等申请。当日傍晚,该行再次发布公告称,已恢复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客户可通过该行营业网点、中国工商银行App等渠道办理各类如意金积存业务。
而就在同一日,建设银行同样发布公告称,受市场波动影响,结合风险审慎管理要求,自当日起,该行暂停受理易存金业务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实物金兑换等申请,存量客户易存金定投计划的执行、赎回以及销户不受影响;暂停个人黄金积存兑换实物贵金属、账户黄金兑换实物贵金属等申请,其他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不受影响。相关业务恢复事宜,请关注建设银行后续公告。对于紧急调整积存金业务的原因,建设银行客服解释,此次调整是为了优化贵金属系统,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11月11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为顺应市场形势变化,自11月15日起,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调整为1500元。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量最低定投克重保持不变,仍为1克起存。此前,中信银行于10月发布关于黄金价格波动或加剧的风险提示,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使用需求,做好风险预防,从资产配置角度合理配置黄金资产,理性购买积存金和实物金产品。
同日,建设银行再度发布公告称,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修订了该行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产品介绍及交易规则,内容主要涉及交易报价、巨额赎回等事项,新版文本将于2025年11月15日(周六)正式启用。其中,月积存金额的起点金额为1200元,并以10元整数倍递增。据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了解,在对客报价方面,该行的新版规则明确,建设银行综合考虑国际及国内黄金价格走势、交易头寸及市场流动性、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后,在价量平衡的基础上开展对客报价,并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对交易报价进行调整。“价量平衡”是指本业务每个报价上都对应一定挂盘量限制,具体挂盘数量以实际交易为准。因交易成本、交易头寸、市场流动性等因素,个人黄金积存买卖报价与上海黄金交易所或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存在一定价差。建设银行有权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对定期积存价时点进行调整,调整前将通过建设银行官方网站等渠道对外公告。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也注意到,就在此前的10月份,在金价高位震荡背景下,包括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已陆续上调积存金产品的起购门槛,最低起购额普遍从此前的650~900元上调至950~1200元。业内人士分析,各银行近期对积存金业务的调整,大概率与适应黄金税收政策变化以及金价高位震荡有关。
投资渠道需审慎权衡
新政的落地,不仅改变了黄金市场的税收规则,同时也在影响着普通人的投资逻辑。面对黄金市场的新环境,投资者需要在“渠道选择”上做出比以往更加审慎的权衡。
根据金瑞期货相关人士分析,新政通过明确且差异化的税收政策,正在重塑黄金市场的投资流向和渠道选择,对场内和场外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新政进一步强化了交易所交易在税收上的优势。通过非交易所渠道购买投资性金条和黄金制品,卖方需要缴纳13%的增值税,这部分税负会转嫁给买方。相比之下,通过交易所渠道投资黄金继续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税负较低,投资成本明显更低。这种税收差异将促使更多黄金供给流向交易所,有助于提升场内流动性。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税收成本将成为其选择投资渠道的重要考量。新政可能加速投资者向交易所渠道集中,特别是大额投资;非交易所实物黄金的投资吸引力可能会下降。此外,普通投资者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银行积存金、黄金ETF、黄金期货和期权等虚拟交易市场,以间接持有的方式进行投资,以平衡便利性与税负优势。
有业内人士提醒,新政实施后,“在哪儿买”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此次新政实施后,通过交易所渠道投资黄金继续享受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税负较低;而通过非交易所渠道购买的黄金,其价格中已含增值税,税负相对较高;同时,个人转让黄金的所得,仍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20%个人所得税。不过,交易所开户和交易存在一定门槛;通过非交易所渠道购买的黄金,其价格中已含增值税,税负相对较高,适合追求便利、对税负不敏感的消费者。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税收带来的价格差异,非交易所实物黄金的投资吸引力将下降,黄金类ETF等产品的吸引力将会提升。工银瑞信相关分析人士认为,黄金ETF本质是上金所标准黄金的“证券化凭证”,二级市场交易暂不涉及增值税问题,且交易成本低廉、流动性极高、紧密跟踪金价,优势进一步放大。
业内人士也提醒,若投资者倾向于持有黄金实物,大型商业银行自有品牌金条是一个较为安全的选项,尽管其售价相较金料基础价存在一定溢价,但银行体系完善的回购机制是资产流动性的核心保障。另外,若想要持有实物黄金,应特别警惕非正规渠道的“低价”金条。在黄金税收新政影响下,这类金条的变现难度将大幅增加,其“价格优势”可能在变现时荡然无存。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投资黄金的逻辑应从“持有即保值”向“合规才保值,流通即价值”转变,投资者应通过正规金融渠道配置标准化资产。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