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106个村(嘎查)委员会与承保机构顺利完成政策性草原保险保单签约,标志着新一轮政策性草原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此次阿鲁科尔沁旗政策性草原保险覆盖7个乡镇(苏木)、106个村(嘎查),保险草场面积达600万亩,惠及草原承包经营者22324户,提供风险保障21亿元。据阿鲁科尔沁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巴雅斯古楞介绍,近年来当地草原灾害频发,随着本轮草原保险试点的落地,预计当期可获得超1000万元灾后草原生态修复理赔资金,为草原生态保护、灾害防控、生态恢复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本轮政策性草原保险试点呈现出三大亮点:
扩大试点范围,拓宽风险保障覆盖面。为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试点地区由上一轮的8个盟市13个旗县扩展至11个盟市18个旗县,预估试点面积达6173万亩,较上一轮新增3094万亩。新增区域均为“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的核心实施区。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试点平稳落地。自治区财政厅进一步加大对草原保险的补贴力度,每年投入约1.27亿元,较上一轮提升6倍。盟市、旗县财政也优先保障保费补贴资金落实,确保各级财政应补尽补。此外,根据草原类型,每亩保额分别提高至草甸草原300元、典型草原350元、荒漠草原400元,最高增幅达20倍。
创新保险机制,为草原生态保护效果“上保险”。本轮试点以“草原生态修复”为核心目标,如发生灾害导致草原生态受损,理赔资金将专项用于灾后植被修复、草种补播、鼠害防治等生态恢复工作,切实强化草原生态保护实效。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新一轮草原保险承保工作中持续扬优势、强管理、促发展,着力将草原保险打造成为内蒙古生态保护的特色品牌和制度性成果,助力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提供坚实财力保障和有力制度支撑。(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