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商户私自占用小区车位还安装地锁,我们业主的正常权益谁来保障?”在舟山市普陀区东方铭苑小区,业委会成员与门口商户因车位占用问题争执不下。面对这一持续多时的矛盾纠纷,“家庭签约律师”及时介入,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业委会主任感慨:“有专业律师帮忙,我们维权更有底气了!”
这是舟山市普陀区司法局推行“家庭签约律师”服务模式、推动法律服务下沉基层的生动缩影。2024年以来,普陀区遴选65名优秀律师与5000余户家庭签订服务协议,联动65名公职律师、545名“法律明白人”、108名“法治带头人”、全区人民调解员等法治力量,通过“定点+上门”“线上+线下”的方式,将专业法律服务覆盖至全区每户家庭。
“家庭签约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中昌社区某小区,居民向物业反映邻居装修噪音扰民,物业查阅现有管理文本却发现无明确规定可循。正当困扰之际,居民通过社区联系到了“家庭签约律师”马狄。马律师专业解答:“在遵循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原则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66条规定,法定装修作业时间为工作日8∶00—12∶00和14∶00—18∶00。”这一明确的法律指引,既为物业提供了管理依据,也让邻里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93岁的邵老太晚年因赡养问题与四女一子产生纠纷。“家庭签约律师”陆律师介入后,第一时间协同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力求缓和家庭矛盾。在调解未成功的情况下,公职律师郑成上门为老人办理法律援助事宜,通过暖心服务维护老人自身权益,确保了弱势群体的诉求不被忽视。
“应律师,我真的没办法再忍受下去了……”面对“家庭签约律师”应佳红,梁某某倾诉着多年来的痛苦。她与丈夫结婚十余年,长期遭受家暴,2025年6月又一次被殴打后终于报警,公安机关发出了《家庭暴力告诫书》。在普陀区妇联的引荐下,“家庭签约律师”应佳红为梁某某提供法律援助,不仅帮她成功离婚,还争取到了小女儿的抚养权。梁某某哽咽道:“是应律师给了我重新开始的勇气。”
舟山市“家庭签约律师”现场会。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普陀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签约律师”服务模式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有效提升了基层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也为辖区律师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搭建了平台。截至目前,普陀区“家庭签约律师”已提供法律咨询数千人次,参与调解纠纷数千起,积极协助审查村规民约及合同协议552份,开展法治讲座覆盖群众上万人。
“我们已推出了‘五轨五版’并行的‘家庭签约律师’模式,服务对象辐射至城市社区居民、海岛渔农村村民、外来务工蓝领社群、困境妇女儿童、军人军属,我们将进一步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纳入服务范围,推动更多优质法律资源向基层倾斜,努力让法治成为普陀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底色和坚强保障。”普陀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创新实践正不断夯实法治社会建设的基层基础,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着法治力量。(滕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