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老年人网购是消费还是陷阱?专家呼吁法律明确定义
创始人
2025-10-29 17:27:32
0

10月28日,重阳节前一天,南都银发经济工作室举办“银发族变‘待割韭菜’?聚焦老年消费权益保护”第三期沙龙活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莉莉谈到,老年人消费呈现几个新趋势,也因此面临新的权益保障难题。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莉莉。

王莉莉谈到,中国老年人消费支出目前主要是生活保障型支出。根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食品烟酒、医疗保健、家庭转移、交通通信占老年人整体消费支出的九成左右。

近几年来,老年人消费还有新特点。王莉莉介绍,之前到电商平台调研发现,45岁以上人群用于保健和抗衰老的消费增速非常快。其次,生存型消费逐渐向发展型消费转变,老年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支出占比增加。第三个特点是由线下消费逐渐向线上消费延伸拓展。“与此同时带来引申的问题,就是这部分线上消费的老年人,消费权益怎么保障,相关部门也都非常关注这部分情况。”她说,“在许多基层社区,针对老年人的反诈宣传是一项重要工作,但范围有限,仍有部分老年人遭受财产损失。”

王莉莉介绍,目前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主要有几种模式。其一是养生保健类,比如夸大宣传相关产品的营养价值,以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进行销售,一些产品的疗程价格动辄几千元,且在监管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二是低价旅游。以较低的价格组织老年人出游,实际上是在旅游过程中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养生产品。其三是冒充客服等给老年人打电话来套取信息和钱财,一旦资金转出很难收回。其四是投资理财。宣传理财产品,鼓励老人投资。不断积累信任以套取大额资金。其五是情感诈骗。通过长期网络聊天为老人提供慰藉,再择机骗取钱财。其六是针对高收入城市老年人的定点诈骗等。

同时,王莉莉介绍,通过与相关部门和老年人的座谈发现,老年人可能意识不到受骗,特别是在养生保健或情感类诈骗中,老人会认为自己在为健康或情感买单,也给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带来了一些难度。还有一些老年人会在直播间或相关平台购买大量低价产品,花费大量金钱。这是不是一种健康的行为,也是目前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她说,保护老年消费者应该立法先行,明确各个主体的法律责任,为执法部门和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王森 宋承翰 发自北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摩根士丹利邢自强:牛市是政策、... “尽管中国当前面临外部贸易摩擦和内部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但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信心比去年更加强...
爆料:“高市早苗当面拒绝美国”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29日援引《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拒绝美国有关停止进口俄...
特朗普政策冲击电动车业务,通用... 从电动车税收抵免被取消到提高汽车行业关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转向迫使美国老牌车企通用汽车大幅收缩电动车...
昆明警方通报“校外男子在一高校... 10月29日,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发布警情通报: 近日,网传“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一在校学生被导师压...
原创 特...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23日深夜,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发文,让本就紧张的美加关系...
鲍威尔:由于政策具有限制性的缘... 鲍威尔:由于政策具有限制性的缘故,就业市场仍然在降温。
加拿大央行宣布下调政策利率至2... 当地时间10月29日,加拿大银行(央行)决定降低政策利率25个基点至2.25%。 加拿大统计局21日...
广东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到手工资...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发布通知,明确2025年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