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持续落地,正助力投资回暖。记者观察到,近期多方透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落地,并且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长江商学院BCI指数、A股上市公司中标项目等多种信息,均从不同层面显示出投资活跃回暖迹象。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于祥明)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持续落地,正助力投资回暖。记者观察到,近期多方透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落地,并且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长江商学院BCI指数、A股上市公司中标项目等多种信息,均从不同层面显示出投资活跃回暖迹象。
自10月以来,截至10月28日,A股上市公司披露中标公告已达近60条。其中,10月27日,就有龙建股份、亨通光电、中邮科技、高铁电气等6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标公告。
例如,江苏亨通光电公告,近期公司陆续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或签署项目合同,确认中标海洋能源项目,中标总金额为18.68亿元。可以说,A股上市公司披露各类投资项目落地,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投资领域的活跃度。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持续落地。例如,近日,农业发展银行榆林市分行向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清水园配套水厂及管线工程项目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11671万元,标志着陕西首笔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正式落地榆林。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0月27日透露,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的指导支持下,高效设立并精准投放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目前已完成1500亿元基金投放任务,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1.93万亿元。
国家开发银行此前(10月17日)透露,国开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1893.5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
记者还注意到,一些指数也显示出积极变化。其中,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2025年10月数据显示其环比大幅上行7.3个点至59.7,创历史同期最大涨幅。并且,该指数显示出,7大细分行业景气值全部位于荣枯线上方,较9月增加3个。另外,长江商学院10月27日公布的10月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录得52.0,较9月的51.1有所回升。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BCI指数所反映出的投资和招工前瞻指数均升至年内高点,应与政策性金融工具对于企业预期的带动有关。
记者从水泥等传统行业了解到,目前其尚未感受到投资对相关产业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这意味着此轮政策持续助力投资的回暖,在产业需求带动上有所分化。并且,考虑到投资结构的跃迁,这种分析或许成为常态。
事实上,国家能源局10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快速扩张,三季度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5%,高于当季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4.3个百分点,已经形成新的用电增长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