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利飞
信用卡涉嫌被盗刷,用户认为发卡银行应该承担所有责任,发卡银行却认为不应由银行承担责任——这是一起金融机构与个人的信用卡纠纷。
小李向金融机构申请了一笔贷款,后因各种困难无法按时足额偿还;金融机构要对其采取相应措施,小李却觉得自己并非有意为之,金融机构应该理解并宽限时日——这是一起贷款合同纠纷。
随着金融活动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持续活跃,金融领域的矛盾纠纷也日趋多发、易发。如何妥善化解纠纷,既降低解纷成本,又能维护金融消费者与机构的合法权益,成为摆在行业协会与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打造专业“阵地”
“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谢谢调解员!”近日,蒋先生通过湖南省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顺利与银行保险机构达成一致,了却一桩烦心事。
原来,10年前,蒋先生在银行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年金保险产品,缴期10年,年缴保费10万元,目前已缴8年,因家庭变故,于2023年断缴,他现在强烈要求银行机构全额退还保费80万元。
考虑到本纠纷涉及保险产品,为提升调解工作专业性,调解中心探索建立银保联调机制,积极联络省保险行业协会同步介入本案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从当事人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家庭情况,既安抚其情绪,又发挥专长核算退保与续保的收益差异。长达5个小时的调解后,该纠纷调解成功,蒋先生办理了续保手续,机构同时为其订制了急需的其他金融服务。
这是当前我省金融纠纷非诉化解,且网络不断向基层延伸、服务持续优化的缩影。
今年7月,湖南省银行业协会依托湖南省银行保险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成立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作为行业性、公益性、专业性的调解组织,该中心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不收费”的基础上,既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纠纷化解渠道,同时打通监管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助力消保与纠纷矛盾源头治理联动协同。
调解中心试运行一段时间后,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湖南金融监管局进行“总对总”诉调对接签约,湖南金融纠纷化解联动机制正式启动运行。
数据显示,调解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调解专线接收消费者调解咨询316次,通过线上、书面等形式受理纠纷1442件、结案1355件,涉及金额936万元;同时向开福区法院、岳麓区法院提交7笔司法确认,帮助机构节约诉讼成本。
刚柔并济促共赢
行业调解是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省内各大金融机构也充分意识到,源头预防和多元治理是缓解司法压力、降低解纷成本的关键;与街道、社区、派出所等非金融调解组织联动,“多元共治”更能破解疑难纠纷难题。
建设银行常德市分行是当地房地产与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业务大行,在以“调解+公证+执行”为核心模式的常德市金融业诉源治理工作站支持下,该行已成功与约1400位零售类债务人协商还款并完成赋强公证,涉及贷款金额5亿元,回收贷款本息近亿元。
“针对小微企业,我们不是一上来就谈执行,而是先谈怎么活下去。”工作站一位调解员介绍,他们坚持“调解优先”,灵活运用分期还款、无还本续贷等方案,为小微企业争取复苏空间。市民张先生的企业因经营困难欠贷50多万元,面临被银行起诉的风险,在调解员和行方共同努力下,最终与银行达成三年分期还款协议并办理赋强公证,让企业获得纾困时机。
长沙银行在“非诉优先”基础上,对逾期客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处理措施。对于有还款意愿但暂时面临困难的客户,通过展期、重组等柔性方式,帮助客户渡过难关;对于确需诉讼的案件,仍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诉中全过程,动态跟踪案件进展,适时促成双方和解。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种“刚柔并济”的处理方式,既维护了银行债权,也体现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温度。
责编:刘茜
一审:刘茜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