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过七旬的何阿姨(化名)走进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将她名下房产中属于自己的份额,全部留给15岁的孙子,希望给他足够的生活保障。
早年丧偶的何阿姨有一个儿子,他曾经历两段婚姻,与前妻育有一子,再婚后又与现任妻子生育一女。随着家庭结构变化,她发现大孙子在新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冷落。作为一手带大孙子的祖母,她对此忧心不已。
“孩子已经15岁了,我总得为他的将来做点打算。”何阿姨坦言,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从小疼爱的孙子。若自己百年之后,孙子能否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带着这份牵挂,她最终选择通过遗嘱方式,提前为其铺路。
中华遗嘱库广州荔湾分库项目志愿者杨婧韵介绍,何阿姨的案例非常典型,集中反映了当下老年人在遗产规划中两个突出的共性需求:一个是“隔代亲”的定向传承需求,法定顺位的分配方式满足不了他们的意愿,他们希望把财产留给一手带大的孙子;另一方面是应对家庭结构复杂化的需求,如果不做好安排,子女继承财产后,未来可能会因子女婚姻变动等原因,导致财产被分割,最终无法传给孙子孙女。
杨婧韵说,按照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孙子孙女不属于法定继承人,这种将财产给非法定继承人的安排,在法律上称为遗赠。“我们会建议何阿姨在遗嘱中指定一名她信任的亲友或专业机构作为遗嘱执行人。执行人的角色是在何阿姨去世后,监督遗嘱条款的执行,保障作为受遗赠人的孙子能够顺利继承财产。”杨婧韵说,这为遗嘱的有效落实增加了一道“保险”。
对于有类似何阿姨困扰的老年人,比如担心孙辈权益、子女婚姻复杂或家庭关系敏感,该如何对财产进行规划?杨婧韵建议,应尽早规划,主动安排,不要等到身体出现问题或家庭矛盾激化时才考虑,要在头脑清晰时做好安排。要明确核心诉求,同时考虑指定遗产管理人。对于没有相应专业知识的市民,建议选择专业的服务机构,确保遗嘱有效。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来源:广州日报